一卷卷敦實厚重的鋁材順著滾軸緩緩卷入機器,不及人發絲一半厚的鋁箔在另一端被慢慢“吐”出,表面已“脫胎換骨”變成了啞光質感。“在幾十微米厚的鋁箔上做出凹凸紋理,還不能透,我們現在具備的技術能力是世界一流的”,現場技術人員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介紹。
近日,中國行業報協會開展“踐行‘四力’走基層,守正創新促發展”調研活動——走進安徽濉溪。當前,鋁基產業已然成為安徽濉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被譽為“能源之都”的濉溪縣,在疫情和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沖擊下,不僅成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還以新智慧應對新變化、新問題。力推高新朝陽產業同時,采取市場主導、服務引路、法律兜底的科學方式,“向土地要能效”,激發落后企業新活力,通過盤活土地、追回扶持資金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能源之都”重構產業新支點
濉溪地處安徽省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濉溪縣礦產資源豐富,已開發利用的煤炭礦山14個、鐵礦5座。除了煤炭與鐵資源以外,境內還有銅、金、銀等等。因數量龐大且種類豐富的礦物資源,被稱為“能源之都”。
然而沒有鋁礦的濉溪卻走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又打造出一張響亮的名片——“鋁都”。
過去的濉溪縣煤產業一家獨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但隨著資源枯竭以及產業結構單一帶來城市發展后勁不足的困境。當地政府開始轉變思維方式,重新調整產業結構,將鋁基產業培育成當地經濟發展新支點。
據中基電池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介紹,公司主打動力電池箔,主要用于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2018年8月,斥資14.2億元的7.2萬噸高精度電子鋁箔項目開工建設,分兩期實施。
一期為4.2萬噸產能,引進德國阿亨巴赫鋁箔軋機5臺、阿亨巴赫鋁箔分切機5臺、精切+電暈機生產線22條、赫克力斯磨床2臺等高端設備,達到世界一流的裝機水平,目前月均產量穩定在3000噸;二期為3萬噸產能,于2021年12月份啟動,計劃采購國產軋機3臺及配套設備,預計2023年投產。二期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將達40億元。一期、二期年總產值65億元。
與中基電池箔類似,安徽亞明鋁業也是一家以鋁基產品為主導的公司,其主要產品為鋁電解電容器用電子鋁箔。電子鋁箔屬電子元器件專用材料范疇,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材料,廣泛應用于5G通訊設備、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行業不可替代的應用材料。
據安徽亞明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選擇在濉溪縣投資建廠,一方面是看中這里的產業基礎,多年的發展為濉溪縣積累了大量產業技術人才以及產業工人,這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電力、天然氣、蒸汽、水等高質量能源供應,完善的高端配套設施讓企業擴大規模無后顧之憂。
疫情之下助企保“三不”
疫情影響也讓濉溪縣經濟發展和企業承壓。安徽金鴻盛電氣有限公司負責人稱,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上游原材料供應廠家上海寶鋼停工停產,道路運輸封控,增加了原材料采購難度。行業諸多企業也面臨停工停產,但在園區積極協調、協助之下,企業即便在疫情壓力最大期間也實現了“三不”——不減員、不降薪、不放假。
面對材料供應巨大的挑戰,金鴻盛及時調整采購策略,將周邊200公里之內空調廠因疫情停工停產的庫存材料采購使用。但在疫情管制期間,運輸成為問題。
園區管委會及時發現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積極思變、靈活施策,在符合防疫規定前提下為企業運輸原材料開綠燈。
最終,金鴻盛今年1至7月中旬生產空調10萬套,完成銷售收入超億元。
據濉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人士介紹,在疫情期間,政府部門積極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同時,保供、穩經濟也是政府部門的重點工作。
“畝均論英雄”助力高質量發展
自濉溪經濟開發區成立以來,淮北市、濉溪縣相繼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對外來投資鋁加工企業在土地、稅收、能耗、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重大項目和優質項目可“一事一議”。
同時,當地充分發揮“畝均論英雄”改革的牽引作用,大力實施畝均效益提升行動,整治工業低效用地,促進土地、廠房等資源集約節約利用,以最快速度讓最好項目獲得最優資源配置。
另外,當地幫企業申請、獲取的各種獎勵和扶持資金要按照和企業投資入駐園區時簽訂的投資協議執行,即便是前幾年經過層層審批認定為“專精特新”的企業,一旦出現達不到約定“畝均投資”或“畝均效益”情況,也要以市場主導、服務引路、法律兜底的方式,最終通過當地法院訴訟程序將資金追回,以實現“好鋼用在刀刃上”,確保產業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傾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直是濉溪經濟開發區堅持的方向。也通過一系列舉措不斷創新,建立了“親清”的政商關系。在招商引資同時也對應相關考核機制,平衡好政策銜接,解決好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痛點”“堵點”“難點”,體現出當地政府創新發展的新智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