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現,四川發展(控股)公司下屬四川有色金澳鋁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有色金澳公司)竣工環保驗收弄虛作假,危險廢物管理問題突出,其上級公司四川有色金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有色金橋公司)出資組建公司環保把關流于形式。
一、基本情況
有色金澳公司位于眉山市東坡區甘眉工業園區,主要生產鋁棒,產能為5萬噸/年,主要工藝為熔煉、熔鑄。2019年11月,四川省有色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有色科技集團)全資子公司有色金橋公司與四川華澳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澳公司)聯合組建有色金澳公司,并由有色金橋公司控股。2022年4月,有色科技集團劃轉由四川發展(控股)公司管理。
二、存在問題
(一)無視環保要求,出資審核把關流于形式
2013年9月,華澳公司取得了5萬噸/年鋁合金型材深加工項目環評批復,明確新建熔鑄車間及2臺15噸熔鑄爐。督察發現,華澳公司“批小建大”“未批先建”,實際于2018年9月建成2臺35噸熔鑄爐,并新增1條鋁灰炒灰生產線。2019年11月,有色金橋公司在聯合組建有色金澳公司過程中簽訂的《出資人協議》明確,華澳公司熔鑄車間技改項目環評驗收未完成前,不得出資入股。同年12月,有色金橋公司在明知項目未開展環評驗收的情況下,即注資入股,收購違法項目。
(二)虛構建設事實,竣工環保驗收弄虛作假
有色金澳公司組建后,為使熔鑄、炒灰工序項目合法化,企圖以新的技改環評“以新帶老”,故意隱瞞35噸熔鑄爐批建不符的問題,又包裝炒灰工序為“新建”項目,掩蓋早已建成投產的違法事實。其后,又兩次偽造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資料,將建成的35噸熔鑄爐“紙面”下調為15噸,分別將2018年9月已建成投產的熔鑄爐、炒灰工序建設時間“技術性”調整為2020年4月、2021年2月,以使其符合原環評、技改環評的要求,竣工環保驗收弄虛作假,炒灰工序“未批先建”,熔鑄、炒灰工序“未驗先投”違法行為持續至今。有色金橋公司作為有色金澳公司第一大股東、董事長提名方,對有色金澳公司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重視,對竣工環保驗收中的弄虛作假問題管理失察。
(三)危廢管理粗放,環境風險隱患十分突出
2021年以來,當地園區管委會、環委會及本輪督察暗訪組先后8次檢查發現有色金澳公司危廢管理問題,包括鋁灰灑落、危險廢物未分區管理、未及時入庫、臺賬記錄不完善、標志不規范、危險廢物和一般固體廢物混堆、防滲措施不到位等。企業在問題整改上見子打子,治標不治本,2021年3月就指出過的危險廢物混堆等問題,2023年7月檢查又再次發現,相關問題禁而不絕,改而無效。
截至督察進駐,有色金澳公司仍未按2013年環評要求建設熔鑄車間地坪防滲設施,地下水防治措施淪為一紙空談。鋁灰儲存間未按《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建設,無防滲措施,無氣體收集裝置和氣體凈化設施,環境安全隱患突出。100余噸鋁灰未依法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危險廢物標識標牌設置不規范,存在管理失控風險。有色金澳公司明知華澳公司危廢暫存間設置不規范、無防滲措施,仍將部分危險廢物交由其暫存,轉嫁危險廢物管理風險。
(四)工作機制缺失,內部環境管理浮于表面
有色科技集團、有色金橋公司、有色金澳公司內部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管理無據可依、有據難依。有色科技集團雖然于2021年印發了《四川省有色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暨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但該辦法中“查現場”“查隱患”“查整改”等內容對環保問題只字未提。有色金橋公司內部未建立環保檢查制度,僅參照有色科技集團無環保檢查內容的管理辦法進行檢查。2017年,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程序已由原來的審批部門組織驗收調整為企業自主驗收,但有色金澳公司2020年印發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還在要求要向審批部門申請竣工驗收。
有色科技集團、有色金橋公司、有色金澳公司環境管理工作自上而下“寬松軟”。有色金澳公司自2019年11月成立以來,僅于2023年7月至9月開展了內部檢查,內部環保隱患排查流于形式。有色科技集團、有色金橋公司作為上級管理公司,從未對有色金澳公司開展環保專項檢查,壓力傳導嚴重不足,對其存在的環境問題失管失察。此外,有色金橋公司還提供虛假簽訂的環保考核責任書,應付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