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氟多(002407)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1、鋁用氟化鹽
氟化工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之一,已成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制造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無機氟化工行業中,氟化鋁是最重要的應用產品之一,其中無水氟化鋁具有優良的產品性能和綠色的生產工藝,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發展無水氟化鋁,其中包括實施無水氟化鋁稅則號單列、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環境保護綜合名錄和綠色工藝名錄等。
在供給側改革政策的影響下,以氟化鋁為代表的鋁用氟化鹽行業產能逐步向頭部公司聚集,下游電解鋁客戶需求平穩增長,行業發展穩健。
2、新材料
2.1六氟磷酸鋰及新型鋰鹽
目前六氟磷酸鋰已成為最主要的鋰離子電池電解質鋰鹽,廣泛用于鋰離子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數碼電池及其他日用電池,是鋰電池行業的尖端材料。
據EVTank發布的《中國六氟磷酸鋰(LiPF)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數據顯示2022年在下游電解液需求的帶動下,全球六氟磷酸鋰出貨量增長91.7%,達到13.4萬噸。在價格大幅度上漲的背景下,六氟磷酸鋰市場規模創歷史新高,達到419.9億元,其中中國企業占比高達89.4%。展望2023年,EVTank表示雖然六氟磷酸鋰的出貨量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速,但是價格的大幅度下跌將導致全球六氟磷酸鋰的市場規模下降。
由于六氟磷酸鋰技術壁壘高、工藝復雜,對新建產能而言仍有較大挑戰,從立項建設到產出合格產品需要較長周期。考慮到產能爬坡、生產成本、產品質量等問題,盡管未來競爭會更加激烈,但在市場優勝劣汰的調節機制作用下,行業出現產能嚴重過剩的概率較小;且隨著相關產能的逐步落地,市占率將逐步向投產效率高的行業龍頭企業聚集。相較二三線企業而言,行業龍頭仍有較確定的擴產達成率,產品市占率提升趨勢明顯。以公司為代表的行業龍頭將憑借技術領先和規模效應,取得相應的市場競爭優勢。
六氟磷酸鋰在溶解度、離子電導率等方面具備優勢,但也存在熱穩定性較差、易水解等缺陷,新型鋰鹽作為六氟磷酸鋰的補充應用,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在這些新型鋰鹽中,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是目前發展前景較為明朗的新型鋰鹽之一。根據GGII預測,LiFSI作為通用鋰鹽添加劑,2025年的需求量預計達到13萬噸,前景較為廣闊。
2.2電子化學品
近年來,我國電子化學品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行業吸引力強,在全球市場規模的增長取得長足進步。雖然電子化學品行業潛在進入者數量較多,未來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但是電子化學品細分單品具有高度專用性,應用領域集中,行業替代品威脅較小。
電子級氫氟酸是濕電子化學品中的一種,其主要應用在集成電路、液晶顯示器、太陽能光伏和LED制造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需求旺盛。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未來隨著5G建設的不斷深入,物聯網、智能汽車產業將快速發展,半導體的需求有望持續增長,國內新增晶圓廠的投產,加上相關政策的扶持,國產電子化學品將大幅替代進口產品。作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需求市場,中國逐漸成為全球平板顯示布局的中心,國內外平板顯示廠商紛紛在中國大陸建立生產基地,中國將成為全球擁有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最多的主產區,液晶面板上游材料電子化學品的應用前景廣闊。光伏行業對濕電子化學品等級要求相對較低,目前我國光伏行業濕電子化學品國產化率高達98%。未來在能源革命的趨勢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將繼續增長,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上游電子化學品產生較強的需求拉動。
3、新能源電池
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等優勢,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最常見的可充電電池,廣泛應用于消費、動力、儲能等領域。
隨著全球持續踐行碳中和目標,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據工業信息化部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我國鋰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2023年上半年全國鋰電池產量超過400GWh,同比增長超過43%,鋰電池全行業營收達到6000億元。
雖然鋰離子電池是目前的主流電池類型,但隨著鋰資源和鎳、鈷等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鋰離子電池的制造成本節節攀升。尋找鋰電池替代品成為行業迫切的需求,而鈉離子電池憑借低成本、高安全性等優勢備受關注。同時,鈉離子電池的生產可以部分采用鋰離子電池的產線設備,轉換成本低,行情熱度持續升溫。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和儲能電池行業產能釋放,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進程逐步加快,在儲能、中低速車和電動二輪車的潛在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EVTank預測,2023年年底,全行業將形成13.5GWh的鈉離子電池產能;到2030年,鈉離子電池的實際出貨量或將達到347.0GWh。目前鈉離子電池仍處于產業化初期階段,技術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產業鏈也有待完善。
(二)公司主要業務
公司主要業務為高性能無機氟化物、電子化學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等領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三)主要產品及其用途、市場地位
1、鋁用氟化鹽
主要產品包括無水氟化鋁、高分子比冰晶石等。無水氟化鋁主要以無水氫氟酸(含量為99.9%)和氫氧化鋁為原料反應生成的,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氟化氫是經過冷凝精餾的高純產品,利用該項技術生產的無水氟化鋁產品主含量高、容重大、流動性好、水分及雜質含量極低,能夠有效降低氧化鋁電解過程中的熔化溫度,增強導電性能,調整電解質分子比,從而減少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更有利于氟資源的利用。公司無水氟化鋁生產工藝是自主創新開發的第三代新技術,該生產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生產的無水氟化鋁具有主含量高,雜質含量低,能有效調整電解質分子比,減少電解鋁生產過程中的水解損失,有利于提高鋁錠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產銷量、出口量持續多年保持行業龍頭地位。高分子比冰晶石是以氟硅酸鈉、氨水等為原料制成。氟化鋁、冰晶石作為助熔劑能夠有效降低電解鋁過程中電解質的熔化溫度和提高導電率,其產品質量對于電解鋁企業節能減排、產品質量起到較大影響。
公司研制的冰晶石、氟化鋁等國家標準樣品,被推薦為ISO標準樣品,“磷肥副產氟硅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發改產業〔2022〕648號),“無水氟化鋁生產工藝”、“氟硅酸制無水氫氟酸聯產白炭黑生產工藝”被列入《綠色石化工藝名錄》,對其他企業進入無機氟化鹽生產領域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
2、新材料
主要產品包括以六氟磷酸鋰為代表的電解質和以電子級氫氟酸為代表的電子化學品等。
2.1六氟磷酸鋰及新型電解質
六氟磷酸鋰是目前商業化應用最廣泛的電解質,是鋰電池電解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應用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其他日用系列電池等產品中。與其他電解質相比,六氟磷酸鋰具備較高的性價比優勢。
公司自主開發利用工業級碳酸鋰、無水氟化氫、三氯化磷法制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該產品純度高、品質好、穩定性強、運輸安全,關鍵性能指標優于國內同行業水平。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已經具備6.5萬噸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的生產能力,客戶涵蓋國內主流電解液廠商,并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產銷量位居全球前列。
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具有電導率高、熱穩定性高、耐水解等諸多優勢,通常與六氟磷酸鋰混合使用作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以提升電池容量及電化學性能。過去復雜的制備工藝、昂貴的生產成本制約了應用場景,公司現已成功開發新一代技術路線,生產成本開始大幅下降,為廣泛商用創造了條件,迎來發展機遇。公司目前已具備千噸級產能,新建1萬噸雙氟磺酰亞胺鋰項目一期已經開工。
公司還有包括六氟磷酸鈉在內的多種電解質技術儲備及研發,目前六氟磷酸鈉已商業化量產,具備千噸級產能,同時提供研發電解液服務,客戶涵蓋所有主流鈉離子電池和電解液廠商。未來隨著鈉離子電池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六氟磷酸鈉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2.2電子化學品
2.2.1電子級氫氟酸
公司利用自產無水氫氟酸為原料,采用“多級精餾、二次換熱、微過濾”等工藝生產電子級氫氟酸。電子級氫氟酸按照下游用途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半導體級氫氟酸和光伏級氫氟酸,其中半導體級氫氟酸主要應用在集成電路、液晶顯示、芯片制造領域;光伏級氫氟酸主要應用在光伏太陽能電池領域,用于表面清洗、刻蝕等工藝流程,是相關產品制作過程中應用最多的電子化學品之一。
依據雜質含量和液體中顆粒數目,電子級氫氟酸分為5個級別,其中可用于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為UPSS(Grade4)級以上,12寸晶圓要求UPSSS(Grade5)級以上。公司是國內首批突破UPSSS級(G5級別)氫氟酸生產技術并具備相關生產線的企業,也是全球為數不多能生產高品質半導體級氫氟酸的企業之一。公司“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用超凈高純電子級氫氟酸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半導體用高純氫氟酸制備關鍵技術、裝備及工程示范”被列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專項,“磷肥副產氟硅酸生產超純電子級氫氟酸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順利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高水平成果鑒定,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
公司和眾多國內外知名半導體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臺積電(TSMC)認證后,已實現穩定供貨,未來市場空間廣闊。公司現具備年產6萬噸電子級氫氟酸的產能,其中半導體級2萬噸;年產3萬噸超凈高純電子級氫氟酸(Grade5級別)二期項目已全面開工,將陸續投產。未來公司將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擴產進度,進而滿足更多高端市場需求。
2.2.2電子級硅烷
子公司浙江中寧硅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電子級硅烷等電子氣體和電子新材料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自主研發采用四氟化硅還原法,經過多級精餾提純后得到電子級硅烷氣體。電子級硅烷(純度達到99.9999%,即6N級)主要應用于半導體芯片、TFT液晶顯示器、光伏行業、高端制造業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是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制備納米級硅粉的原料,現具備年產4000噸產能。
電子級特氣被稱為“晶圓制造之血液”,是半導體產業典型的“卡脖子”材料,國產替代迫切性較強,公司現有或即將布局的電子級硅烷、高純乙硅烷、高純四氟化硅等產品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2.2.3其他電子級化學品
公司目前還掌握了納米硅粉、硅碳復合材料、高純氟氣、電子級硝酸、電子級硫酸等一系列電子化學品生產工藝,部分產品已經實現批量銷售,生產和工藝均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
3、新能源電池
主要產品為軟包、圓柱、方形鋁殼系列動力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主要用于大規模分布式儲能、工商業儲能、UPS備電電源、乘用車、家用儲能、電動兩輪車和電動三輪車等領域。公司新能源電池產能布局在河南省焦作市和廣西省南寧市,兩地有效產能合計達8.5GWH。
公司是較早從事新能源動力鋰離子電池自主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之一,目前主要聚焦在三大細分市場:(1)大儲及工商業儲能業務。公司2017年布局海外大規模儲能業務,在美國和歐洲等國家具備完善的客戶結構和售后保障。目前第一代產品Mark1在國外贏得了客戶的信賴,訂單狀況良好;第二代產品P1于2023年5月份批量生產,已與客戶簽署銷售協議;第三代產品基于廣西南寧基地280AH方形電池進行開發,預計今年10月份完成產品認證并進入量產階段。(2)動力汽車市場。快充電池領域,公司主要是以軟包電池為主的快充電池方案,已與外部客戶成立電芯制造的合資公司,是最早具備快充電池批量生產能力的廠家之一;在乘用車領域,公司主要是以大圓柱為技術方案進行產品布局,續航400KM以下車型主要以磷酸鐵鋰和鈉離子電池為主,續航400KM以上車型主要是以高鎳對硅碳的布局。(3)移動電源、戶儲、通信儲及換電業務。公司主要產品是小軟包電池和圓柱電池,面向移動電源、戶儲、備電、換電、兩輪車、三輪車等領域。小軟包電池已經批量應用移動電源項目;圓柱電池同多家戶儲和移動電源客戶合作開發系統,處于產品認證階段;備電、換電產品已經批量應用通信市場和換電項目,并取得良好口碑。
公司正在對鈉電池及其材料體系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布局,站在產業創新的高度,深化對電池體系的認識,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公司具備生產鈉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優勢,擁有完整的電池制造技術,且正極、負極、電解液等材料可實現部分自供。未來隨著鈉離子電池的技術優化,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公司將根據市場需求加快推進產業化進度,擴大相關產品的競爭優勢,力爭實現在鈉電池行業的領跑地位。
(四)經營模式
1、采購模式
公司嚴格按照生產計劃,合理預測原材料需求,在保障一定的安全庫存的基礎上,按月組織原材料采購。公司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已建立起了詳細的供應商檔案,并在綜合比較產品價格、質量、供貨穩定性等因素的基礎上優化采購結構,通過市場行情分析及時把控原材料價格走勢,依據公司銷售訂單情況、原材料庫存情況和行情波動趨勢等因素綜合考慮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調整采購節奏,在保障生產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采購成本,減少資金占用率。
2、生產模式
公司根據年度生產計劃,結合生產能力制定月度生產目標,依據訂單、市場需求等變化做相應生產任務調整并組織實施。此外,公司也會依據市場狀況對相應產品進行提前備貨,同時依據銷售預測保持合理庫存量。銷售訂單、備貨和合理庫存共同構成下月的計劃生產量。
生產裝備部是生產計劃的制定部門,由其編制每月的生產計劃,并下發至各個車間具體執行。品質部對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問題進行全程監督,并負責產品的質量控制,在生產過程中進行中控,產成品入庫前做質量檢驗,合格后方可入庫。
3、銷售模式
公司產品依據不同的客戶群體,采取不同的銷售模式,但均為公司直銷。公司與部分大客戶簽訂銷售長單,確定每月銷售量。對其余客戶采用按單報價的方式,每月依據市場行情的波動情況,對下月原材料的預判以及庫存情況進行報價,確定下月供貨數量及結算價格。嚴格遵守合同確定的條款,嚴格監管合同執行情況、應收款回收情況,以降低資金風險。
(五)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6,517.99萬元,同比下降12.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819.94萬元,同比下降80.88%。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為: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行業供需短期失衡,原材料成本波動較大。公司新材料產品六氟磷酸鋰的售價大幅下降,產量和銷量雖正常增長,但由于產品整體毛利率下降,導致公司盈利能力降低。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技術創新優勢
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中國氟硅行業領軍企業,擁有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可實驗室、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河南省氟基功能新材料創新中心、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產業創新中心、河南省無機氟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含氟精細化學品工程實驗室、中原學者工作站等研發平臺。公司牽頭建設河南省氟基材料產業創新中心——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產業研究院,與清華大學共同組建氟基新材料聯合研究中心,與鄭州大學聯合成立智慧元素研究院,與河南理工大學攜手建設新材料學院。公司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工業強基工程、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專項、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等國家級項目24項。
依靠創新驅動,多氟多走出了一條“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的特色創新之路。截止報告期末,公司申報專利1116項,授權專利772項,其中發明專利192項;主持制、修訂100余項國家及行業標準,2項國際標準,研制出4項標準樣品。公司“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并且其主要支撐專利“一種晶體六氟磷酸鋰的制備方法”榮獲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中國氟硅行業專利特等獎”;“六氟磷酸鋰的制備方法”榮獲中國職工技術協會首屆“中國專利二等獎”;“一種氟化氫的制備方法、氫氟酸的制備方法”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公司在做好自主研發的同時,尤其注重搭建創新驅動平臺,分別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廈門大學、中科院過程所、中科院上海有機所、中科院蘭化所、中科院青島所、中科院青海鹽湖所、鄭州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30余家單位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開展項目技術研發,促進創新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