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發展情況
鋁行業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與交通、建筑、電力、機械制造、航空航天、電子電器、包裝等行業密切相關,鋁不僅是各國制造業發展的主要工業金屬原材料,更是高新技術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支撐材料,是大宗商品領域里用途最廣的有色金屬,其產品價格隨國內外宏觀經濟波動呈周期性變動。
中國是鋁工業大國,產量和消費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隨著國家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和關停違規、環保不達標產能,以設置產能上限方式嚴控新增電解鋁產能,行業格局得到優化,有效改善了市場供需狀況,鋁行業運行態勢良好。
國家大力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部署,黨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已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未來一段時期鋁行業發展帶來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一是進一步鞏固化解電解鋁過剩產能成果,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嚴控新增產能。二是嚴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由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倒逼電解鋁行業用能結構由以傳統煤電為主,向以清潔能源、新能源為主、煤電兜底調劑為輔的綠色低碳用能結構轉變,我國電解鋁產能向具有綠色低碳能源優勢的地區轉移的趨勢將更加明顯。三是市場需求層面,國家支持擴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和消費,隨著國內、國際碳排放市場的逐步建立和碳關稅的征收,市場更加關注供給端的單位能耗和碳排放水平,低碳鋁、零碳鋁、高端高純功能性新材料等綠色鋁產品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更加凸顯,綠色鋁消費增長空間及潛力巨大。四是鼓勵冶煉與加工產業集群化發展,通過減少中間產品物流運輸、推廣鋁水直接合金化等短流程工藝,建立有利于碳減排的協同發展模式,降低總體碳排放,到2025年鋁水就地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五是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鼓勵企業在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前提下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有序轉移,逐步減少使用火電的電解鋁產能。“十五五”期間,電解鋁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達到30%以上。
鋁產品不僅在交通運輸、建筑工程、包裝、電力和機械設備等傳統領域繼續廣泛使用外,利用鋁輕質、耐用、金屬穩定性好以及可循環回收再利用的特點,將在汽車、高鐵、飛機、橋梁以及家具等領域加大運用,推廣“以鋁代鋼、以鋁代木、以鋁代塑”。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帶動光伏組件、輕量化新能源車、貨運車輛及充電樁設備等用鋁材料的快速增長。新興領域和個性化需求,如納米陶瓷鋁等鋁產品的產業化,也將成為鋁的消費增長點。
公司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唯一一家“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國家首批“綠色工廠”。多年來,依托云南省得天獨厚的綠色能源優勢,堅持“綠色鋁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形成了以綠色低碳賦能、以合金化發展增創價值、以循環經濟打造可復制的先進模式。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綠色低碳鋁供應商,公司電解鋁經濟技術指標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未來公司將緊緊圍繞“打造綠色鋁一流企業標桿”目標定位,讓發展的底色更綠,價值創造能力更強。
(二)主要業務、主要產品、經營模式及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
1.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和主要產品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業務和產品沒有重大變化。公司主要業務是鋁土礦開采、氧化鋁、鋁冶煉、鋁加工及鋁用炭素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氧化鋁、鋁用陽極炭素、石墨化陰極、重熔用鋁錠、高精鋁、圓鋁桿、鋁合金、鋁焊材等。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拓展電解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鋁灰資源化利用等循環經濟業務,率先在行業內建成首條鋁灰資源化利用和鋁電解廢槽襯資源化綜合利用生產線。
2.主要產品用途
3.經營模式及業績驅動主要因素
公司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實施綠色鋁材一體化發展戰略。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年產氧化鋁140萬噸、綠色鋁305萬噸、陽極炭素80萬噸、石墨化陰極2萬噸、綠色鋁合金157萬噸的綠色鋁一體化產業規模。圍繞價值創造,做強做專綠色鋁、鋁合金核心主業,做優做精氧化鋁、陽極炭素、石墨化陰極配套產業,做細做實赤泥利用、鋁灰利用、電解危廢利用、再生鋁等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構建綠色鋁一體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格局。
公司依托云南省豐富的綠色清潔能源優勢、區位優勢,緊緊抓住國家“雙碳”戰略機遇以及支持云南省打造“綠色能源牌”、“中國鋁谷”的政策機遇,進一步優化綠色鋁材一體化產業發展,不斷提升公司綠色鋁產業價值鏈,全流程打造綠色鋁產品,“綠色鋁-在云鋁”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日益提升。公司以價值提升為驅動,加快實施“合金化”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戰略,一是致力于擴大鋁的應用和向中高端產品升級,研發并產業化生產鋁焊材、高精鋁、IT用高端鋁合金、新型鍛造輪轂用鋁合金、航空用鋁合金、3N鋁錠等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新產品,持續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增強整體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二是挖掘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工業材料等新興市場增量空間,大力拓展市場;三是持續推進赤泥利用、鋁灰利用、電解危廢利用的規劃布局,深化資源綜合利用,綠色循環經濟穩健發展,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三)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23年上半年,公司緊緊圍繞“強基礎、降成本、優結構、提質效”的工作主題和年度生產經營目標,積極克服能效管理降用電負荷及產品價格同比下降等不利影響,聚力攻堅克難,保持了生產經營工作穩中向好的態勢。
1.積極應對能效管理,生產運行平穩有序。報告期內,云南省進一步實施能效管理降低用電負荷,2023年2月公司按電力管理部門要求配合調整生產組織,在開展用能管理期間公司的電解鋁產量相應減少。為此,公司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能效管理降負荷,動態跟蹤各企業用電負荷變化,優化生產組織。同時大力推進成本、采購、營銷等重點工作落地見效;強化礦石資源保障能力,開展產量勞動競賽,保持生產線的平穩有序運行。報告期內公司生產氧化鋁73.32萬噸,生產炭素制品37.97萬噸,生產原鋁97.4萬噸;圍繞市場需求,進一步優化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鋁合金及鋁加工產品57.65萬噸。
2.重點項目順利投產運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高。報告期內,云鋁股份與專業電力企業合作,由發電企業投資的廠區內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加快推進,完成所屬企業云鋁溢鑫分布式光伏項目(二期)建設,加快云鋁潤鑫、云鋁海鑫等6個廠區光伏項目建設,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15MW,進一步拓寬了公司綠色電力保障渠道。公司積極推進ERP系統建設,第一批次6家企業已成功上線運行,拓展公司辦公平臺運用,實現招標項目立項、調研、對標、采購審批等重要環節線上協同管理。云鋁文山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數據集中存儲和分析,成為行業智能工廠標桿。云鋁溢鑫實施數字孿生工廠建設,實現數據和模型驅動生產過程全要素管控。
3.深化全要素對標,成本競爭力持續提升。報告期內,公司按照全要素對標“六步法”優化對標體系,壓實對標責任,形成重點指標對標清單,成本競爭力持續提升。一是鞏固了電解鋁完全成本對標的優勢,氧化鋁完全成本較標桿企業差距不斷縮小,陽極炭塊完全成本對標已從劣勢轉化為優勢;二是氧化鋁一級品率、陽極炭塊一級品率、鋁液Al99.85%槽臺率技術經濟指標較2022年均有提升,氧化鋁堿耗、電解鋁陽極毛耗等技術經濟指標同比均有優化。
4.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壓實安全環保責任。報告期內,公司鋁灰、炭渣、赤泥、再生鋁等資源循環利用項目高效穩定運行,促進資源高效利用。穩步推進“雙碳”工作,組織編制溫室氣體減排方案,披露碳排放盤查報告,完成公司主營產品碳足跡認證。推進承包商安全管理標準化體系運行,組織開展安全環保隱患排查治理,認真落實整改,安全環保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5.科技創新活力激發,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以鋁灰為原料的陽極、鋼爪保護涂層料及涂層制備方法”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實施降低陽極系統壓降、石墨化陰極技術、陽極抗氧化涂層、燃氣焙燒啟動等專項節能改造技術19項,報告期內,降低噸鋁綜合交流電耗260千瓦時以上,處于行業領先水平。開展免熱處理壓鑄鋁合金、泡沫鋁、鋁鋅合金及鋁鈦硼絲等新產品研發,研發生產應用顆粒熔劑、陽極抗氧化涂層等新產品。
6.優化經營管理,管理質效不斷提升。報告期內,公司通過精準營銷增值、采購物流降本增利、管理降本提效,不斷夯實基礎管理。一是堅持“以銷定產、以產促銷”原則,及時調整產品和訂單結構,提升產品銷量,高精鋁銷量實現“六連增”;二是優化采購策略,開拓大宗原輔材料供應商60余家,采取區域定價、長協采購等方式降低采購價格;三是持續優化物流運輸方式,實施多式聯運,實現散裝氧化鋁使用全覆蓋,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四是以全面預算管理為引領,加強資金管控,降低融資費用,嚴控各項費用支出,財務費用、可控管理費用同比均大幅降低。
7.黨建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黨建質量持續提升。報告期內,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以專題研究、專門培訓、專項體檢“三部曲”推動黨建工作全要素對標提升;策劃實施建強“四個堡壘”基層黨組織提升行動,將“大抓基層鮮明導向”貫穿黨建工作全過程;持續深化黨建與生產經營“雙向融合”。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將緊緊圍繞“打造綠色鋁一流企業標桿”目標定位,堅持“穩生產、強管理、促升級、提效能”的工作主題,努力實現2023年度各項生產經營目標,推動生產經營工作實現新突破、再上新臺階。公司將采取以下重點工作措施:
1.加快限產產能復產,努力實現滿產穩產。緊緊抓住云南省進入豐水期水電資源充足、電價低的有利時機,堅持以“系列和人員安全為主”的原則,抓好人力、物力、資源保障,抓時間、搶進度,加快限產產能復產,打贏復產啟槽攻堅戰,努力實現穩產滿產。
2.著力提升資源能源保供能力。加大礦石保供,強化礦山生產組織,推進尾礦回收及再選科技研究與應用,加快探轉采等手續辦理,做好資源接續,保障備采礦量。積極與電力管理部門溝通,做好電力供應的保障,同時積極爭取最大限度使用綠色能源,控制用電價格。
3.堅持經營創收,協同創效。密切關注市場,提升市場敏感度,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堅持高端化、定制化、差異化營銷策略,加強產銷協同,做到產品快產快銷。重點挖掘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工業材等新興市場增量空間,強化“產供銷運”協同,持續提升降本創效能力。
4.持續推動補鏈強鏈,加快延伸產業鏈。準確把握發展目標和重點,始終把優化產業結構擺在首要位置,加快延鏈補鏈步伐,在做強做優產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充分發揮公司綠色鋁資源優勢,加強與地方政府及客戶對接,創造條件“一企一策”開展合金化項目建設,持續打造公司完整產業鏈。二是持續深入推進赤泥摻燒、選鐵及鋁鈣等有價組分回收綜合利用,進一步提高赤泥綜合利用率。三是繼續加強與專業發電企業合作,進一步擴大云鋁潤鑫等6個廠區分布式光伏項目裝機容量,加快直流接入技術的推廣運用,加強光伏直流接入電解槽等技術攻關。
5.持續深化全要素對標,增強成本競爭力。緊盯利潤、成本等關鍵財務指標,全面回顧盤點鞏固優勢、正視差距。按照“三年降本2.0”、成本“五化”閉環管理要求,轉變對標思維模式,從對指標、對結果向對理念、對機制轉化。聚焦公司電解鋁成本競爭力持續保持排名靠前的優勢,鍛長板,把優勢轉化為獨一無二的勝勢,創標立標;重點關注有差距指標,查找數據背后的管理短板和薄弱環節,通過單項對標、細化措施,精準對標,跑贏標桿,不斷增強企業價值創造力。
6.深化改革創新,強化科技引領支撐。堅持適當授權、管放結合的原則,優化職能管控,著力提升管理效能。聚焦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廣復制節能項目技術,推進陽極炭塊預熱技術、高殘極應用、微合金節能鋼爪等項目的攻關與產業化實施,促進平均噸鋁電耗在上半年基礎上再降低50kWh/t-Al以上。推進新產品產業化,加快高品質鋁鈦硼絲、鋁合金生產用高效熔劑、磷生鐵澆鑄及抗氧化涂層等示范生產線產業化項目建設,降低市場依賴度;持續抓好異型鋁合金、鋁鋅合金、免熱處理壓鑄鋁合金等高附加值新產品研發,增強科技價值創造力。
7.精準發力,持續做好安全環保工作。堅持底線思維,聚焦依法治企、經營運行、安全環保等風險,扎實做好全業務、全過程、全鏈條風險管控。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夯實各級安全責任;深化環保管理,高標準、嚴要求強化無組織排放管理,加快存量電解鋁企業脫硫系統升級改造,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努力通過省級綠色礦山認證。
8.保持定力,在黨建引領上再用細功。扛起黨委管黨治黨和示范引領主體責任,對標一流、趕超標桿,推動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治理優勢、制勝優勢。以高質量開展主題教育為主線,推動黨建工作更加扎實過硬;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為目標,推動干部人才更加擔當作為;以“清廉云鋁”建設為抓手,推動政治生態更加凈化優化;以強化作風建設為著力點,推動干部作風更加務實高效。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未發生因核心管理團隊或關鍵技術人員離職、國家政策調整、設備或技術升級換代等因素導致公司核心競爭力受到較大不利影響的情形。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
(一)綠色低碳的核心競爭優勢
作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中國西部地區工業企業中唯一一家“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公司全面融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大力實施綠色鋁一體化發展戰略,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生產經營和產業發展全過程。一是依托云南省豐富的綠色電力優勢,2023年上半年公司生產用電結構中綠電比例超過70%。公司依托綠色能源生產的綠色鋁與煤電鋁相比,碳排放約為煤電鋁的20%左右。二是公司是國內企業中首批獲得產品碳足跡認證的企業之一,鋁錠、鋁合金等主要產品通過碳足跡認證,主要產品碳足跡水平處于全球領先,獲得南方區域首批綠色電力“雙證”,是中國第一家完成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全產業鏈ASI審核的企業。依托綠色鋁品牌優勢,公司與多家國內、國際知名企業建立穩固的上下游供應鏈關系。從長遠來看,在國家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公司綠色鋁的品牌價值和經濟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二)綠色鋁一體化及資源綜合利用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綠色低碳鋁供應商,多年來,公司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準確把握鋁行業發展規律,以打造綠色、低碳、清潔、可持續的綠色鋁一體化產業模式為核心,構建了從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合金到終端產品綠色鋁完整產業鏈,減少中間原材料加工費用,控制上游原料成本,挖掘降本空間,協同效應更加凸顯、發展基礎更加厚實。公司大力推進“合金化”戰略,擴大鋁的應用和向中高端產品升級,研發并產業化鋁焊材、高精鋁、IT用高端鋁合金、新型鍛造鋁合金、航空用鋁合金、3N鋁錠等具有競爭優勢的新產品,實現產品高端化。聚焦綠色鋁一體化全產業鏈的資源綜合利用,率先在行業內建成鋁灰資源化利用生產線。
(三)較強的資源保障競爭優勢
根據目前勘查情況,云南省鋁土礦主要集中于滇東南(文山州),公司著力加大文山地區鋁土礦開發力度,依托自有鋁土礦資源優勢,云鋁文山已形成年產140萬噸氧化鋁生產規模,為公司綠色鋁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強的鋁土礦—氧化鋁資源保障。公司還具備鋁用陽極炭素產能80萬噸,石墨化陰極產能2萬噸,與索通發展(603612)合資建設年產90萬噸陽極炭素項目已順利投產,公司權益炭素產能達到113.5萬噸,鋁用炭素自給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公司在鋁土礦—氧化鋁及鋁用炭素方面的資源優勢,能有效控制生產成本,降低大宗原輔料價格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