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山西中鋁華潤鑄造車間生產線。記者 劉亮亮 攝
□ 本報記者 阮興時
960℃的電解鋁水,從中鋁華潤的車間生產出來后,運往哪里?
“通過‘抬包車’,滾燙的鋁水直接可以進入我們生產車間的爐子內,兩個企業之間實現‘無縫銜接’式協同生產。”中鋁華潤的下游企業——山西一禾鋁業給出了我們答案。
一禾鋁業辦公室主任鄭儒告訴記者:“一輛抬包車裝有11噸鋁水, 生產車間內6個爐子不間斷地儲存鋁水,一天能消耗300噸鋁水,一年可消耗鋁水10萬多噸。”
火爐的另一端,是生產車間。近千度的熱輻射穿透槽蓋板散發出來,諾大的廠房被烘成一臺巨大的“烤箱”,工人們臉龐被烤得通紅,頭發脖子上滲滿豆大的汗珠。車間內,三條生產線“火力全開”,在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操作下,滾燙的鋁水經過冷軋、退火、連鑄連軋、拉絲、復繞等一道道工序,變為了一卷卷鋁絲。
“這樣一卷一卷的叫做高導桿,在生產過程中,化驗員精準地添加硅、鎂等金屬制成鋁合金,生產出的鋁合金導體、鋁合金桿、銅包鋁等產品廣泛用于電線電纜、通訊、自動化機械、電子及精密儀器、家用電器、新能源汽車、高鐵、航空等領域,我們熟悉的比亞迪、寧德時代就離不開這種材料。”鄭儒說道。
裝載車間內,工人正將一卷卷剛生產出來的鋁桿捆綁裝車。普通的鋁水經過加工,由低端初級原料變成了高附加值、高性能的鋁合金新材料。這些鋁桿將從興縣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運往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和新疆,甚至出口東南亞,開啟一塊鋁的“破圈”之旅。
“作為一家內蒙古企業,為何會來興縣選址?”記者不禁提出這樣的疑問。
“當然是因為興縣的鋁礦優質,縣委、縣政府給予企業的幫扶力度大啊。”鄭儒毫不猶豫地道出原因。
2020年,一禾鋁業選擇落戶興縣,正是奔著興縣優質的電解鋁來的。“我們在這里建廠有很大的優勢,這里的鋁是綠色鋁,純度很高,在‘雙碳’‘雙控’政策背景下,綠色鋁很受市場青睞。其次,興縣縣委、縣政府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在興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為我們提供了100余畝土地。將廠房建在上游企業的旁邊,鋁水直接通過園區內部道路運送過來,這樣既減少運輸費用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立足資源優勢和電解鋁項目的運行,興縣提出“鋁水不落地、鋁錠不出縣”的目標。為此,興縣不斷出臺利好企業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不斷完善企業的后勤保障,這些舉措如同強磁場一般,逐步吸引了一批鋁深加工企業入駐興縣鋁鎂新材料產業園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內,現代化廠房林立,寬闊的道路縱橫交錯,現代化元素由外而內,處處可見。
“元泰高導材料(山西)研究院700MPa級超高強鋁合金鑄棒生產制備技術,解決了國內高端鋁材過度依賴進口材料的問題;碳酸鋰和碳納米材料、航空高端鋁精密材料、鋁大師板帶箔項目正在建設,中潤二期50萬噸電解鋁及配套項目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從興縣經開區負責人滔滔不絕的講解中,能夠看出興縣縣委、縣政府對發展鋁產業鏈是下足力氣的。
“我們持續以‘一區兩園’為載體,全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三大主導產業,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高標準打造了集超市、住宿、餐飲、活動等于一體的黨群企服務中心,為企業量身定制低租金標準化廠房,所有建設項目均享受‘九通一平’建設條件,高端項目可享受‘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專享政策,全力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提供‘五有套餐’服務……”興縣經開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趙瑞說,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當好企業的“娘家人”,正是為建設百萬噸千億級鋁鎂新材料產業集群,當呂梁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奠定基礎。
各類優惠政策極大鼓舞了企業落地的信心。目前,鋁基新材料已形成7個系列43種合金材料,元泰高導新材料項目、一禾鋁業鋁合金桿延伸鋁合金導線項目、正岸鋁業高級鑄造鋁合金鑄件項目、碩豐鋁業電力金具項目、金屬稼項目、航宇3D金屬打印等項目皆如火如荼地生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