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6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林若野 陳堡 吳國棋)
創業21年,專注干好一件事。這是福建麥特新鋁業科技有限公司長期堅持的“發展信條”。位于閩侯青口汽車產業園區的麥特新鋁業,瞄準汽車輕量化趨勢對鋁合金的廣闊需求,致力于節能減排的綠色冶煉方式研究,不僅在鋁合金綠色生產方面作出了全國示范,其先進設備幫助鋁合金行業企業獲得特斯拉供應鏈認可,還研發出汽車、船舶等行業適用的高性能鋁材,“創新”招牌越擦越亮。
開創綠色冶金,技術全國領先
“滾滾閩江東流水,浪淘海峽岸西。福建麥特新崛起,人生二百年,鵬飛九萬里,看青口龍盤虎踞。江山嬌,風雷激,綠色科技創新異……”走進麥特新鋁業的大廳,第一眼就能看到這首鐫刻在顯眼處的《臨江仙·麥特新》。
“這是我創辦公司時,父親贈予我的詞,也是他對我的期許,希望我能堅持創新,為中國的綠色冶金事業闖出一條新道路。”麥特新鋁業董事長柯東杰感慨地說,自2002年創辦公司以來,他從未偏離過“創新驅動”這個方向。
麥特新鋁業所在的青口汽車產業園區,是我省汽車工業重鎮。在汽車行業,鋁合金應用廣泛,是理想的輕金屬材料,使用鋁合金代替鋼材以實現汽車輕量化,從而達到節能化、環保化效果的趨勢日趨明顯。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對輕量化要求更高,因為整車重量降低可增加續航里程,所以鋁合金市場前景較好。
然而,普通的鋁合金生產方式對生態環境不夠友好,讓麥特新鋁業看到了機會。“傳統的化學冶金易產生廢氣和廢渣污染,2007年起,我們開始研究物理冶金。”柯東杰告訴記者,公司成功研發出鋁合金熔體綠色自潔凈物理精煉技術,可有效解決用熔劑精煉時含氟、氯有毒氣體和爐渣的排放難題。
“依托自己研發的先進技術,我們建成了全國首條鋁合金綠色熔煉示范生產線,集爐內綠色熔煉技術、爐外綠色凈化技術、環保回收技術于一體,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為鋁合金行業客戶提供可全面復制的參照模式。”柯東杰自豪地說。
創新不停步——麥特新鋁業研發的阿普拉除氣設備,曾榮獲有色金屬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在鋁合金行業廣受好評的除渣泡沫陶瓷,技術位列全球前三;企業主打產品——凈化除氣裝置和過濾材料,已應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為飛船提供關鍵鋁合金材料技術……
研發檢測設備,打破美國壟斷
在麥特新鋁業采訪時,一項項專利證書,令人印象深刻。“我們申請了46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我參與撰寫了兩部技術專著,制定了六項國家、行業標準。”柯東杰介紹。
以雄厚的技術實力作支撐,麥特新鋁業為鋁合金行業做了一件大好事——從2016年起,歷時5年時間,聘請國際、國內多名知名專家共同參與,采取“專家指導、自主研發”的模式,成功研制出一套鋁合金在線測渣和連續測氫儀器。這套設備可以對鋁熔體中的夾雜物進行檢測,并經過制樣高倍顯微鏡分析,判定鋁合金材料的優劣,最后出具相關鋁合金高性能材料級別檢測報告。
以往,世界上同類型的檢測儀器,幾乎被美國企業壟斷。我國的鋁合金產品想要進入美國市場,必須以一套好幾百萬元的價格進口美國的設備,才能完成產品檢測,進而出口到歐美。
“我們研制的這套儀器,絲毫不遜色于美國設備,出具的報告也符合美國行業標準。因此,去年得到特斯拉公司的認可,成為其指定檢測儀器。國內生產的鋁合金產品,只要通過該儀器檢測合格,并出具相關的報告,就可以進入以特斯拉為主的供應鏈體系。”柯東杰說。
他認為,好的技術一定有市場。未來,麥特新鋁業將接力研發認證技術,從源頭上判定鋁合金材料的等級,以及在航空航天、高鐵、汽車等領域的適用性,助力國內低碳鋁合金產業發展。
瞄準高端市場,推出高性能鋁材
事業要牢記“手腦并用、邁向創新”——這是柯東杰一直向員工強調的理念。秉承這樣的理念,麥特新鋁業瞄準世界高端鋁合金領域,不斷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關,實現鋁行業技術的多次突破。
盛夏時節,麥特新鋁業新廠區里,大型機械設備全速運轉,從工業型鋁材到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的高性能鋁材,各類鋁材產品源源不斷“走”下生產線。
對標汽車巨頭使用的高端鋁合金,促進我國鋁合金零部件和汽車用鋁板國產化應用,最終代替進口,是柯東杰和團隊的奮斗目標。在他們的努力下,去年上半年,麥特新鋁業研發的新產品“綠色制備車用高品質6016鋁合金大扁錠”投產,之后迅速搶占市場,成為汽車輕量化鋁合金制造不可或缺的高優坯料。
作為福建省專精特新企業和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麥特新鋁業不斷深化技術改革,建設鋁合金船舶材料全智能化生產線,致力于開拓新市場。“我們已研發出高性能耐腐蝕的鋁合金材料,應用至船舶制造。”柯東杰介紹,目前的船舶制造多采用鋼材和玻璃鋼材料,如果使用鋁合金新材料,可大大提高船舶的耐腐蝕性;同時,鋁合金船體比一般鋼船耗油少60%,還具有重量輕、運穩、速度快等優點。
“國外同行認為,低碳鋁合金將主導全球鋁工業的發展。我們希望以智能化、數字化的綠色鋁,引領全球鋁工業的發展潮流。”柯東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