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上市第20個年頭,中孚實業盈利首破10億元。
3月30日晚間,高端鋁材供應商中孚實業發布了其2022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175.17億元,同比增長14.61%,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為10.5億元,同比增長60.06%,創歷史新高。
中孚實業表示,報告期內,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公司根據國家政策要求和指引,以“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為方向,緊盯全年利潤目標任務,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經營性現金流向好,中孚實業加碼鋁精深加工產能建設
對于2022年營業收入增長,中孚實業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鋁產品銷量增加、鋁價上漲所致。與此同時,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增至16.42億元,同比增長23.42%。
記者注意到,為增強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報告期內,中孚實業還分別收購豫聯集團持有的林豐鋁電30%的股權和河南洛汭商貿有限公司持有的四川中孚100%的股權,以進一步
提升公司“綠色水電鋁”權益產能,提高上下游產業的協同度,提升公司資產質量。
表現在產品方面,2022年,中孚實業不斷優化鋁精深加工產品結構及國內外銷售市場結構,其中核心產品易拉罐罐體、罐蓋、拉環料銷量合計占比約80%以上,實現出口銷量約30.56 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約30.49%,整體盈利水平較上年同期實現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為充分利用公司鋁精深加工業務現有品牌、技術、市場優勢,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盈利能力,中孚實業子公司于2021年和2022年先后啟動年產12萬噸高精鋁板帶材項目、年產12萬噸綠色新型包裝材料項目、年產15萬噸高精鋁合金板錠材項目和年產 6萬噸鋁及鋁合金帶材涂層生產線項目。
目前,年產12萬噸高精鋁板帶材項目已進入調試階段,年產12萬噸綠色新型包裝材料項目預計將于今年6月開始調試,年產15萬噸高精鋁合金板錠材項目已進入調試階段,年產6萬噸鋁及鋁合金帶材涂層生產線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
據介紹,前述項目全部建成后,中孚實業鋁精深加工產能將提升至69萬噸/年。
鋁罐料之外,中孚實業的汽車板等鋁精深加工產品早在2015年就已獲得全球汽車行業公認的國際標準體系認證證書。
報告期內,公司著力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構建了技術創新平臺,完善了技術創新激勵機制,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獲得授權專利69件。公司開發了新能源電池鋁塑膜用鋁箔、新能源電池集流體用鋁箔、新能源電池極耳鋁箔等新產品,為產品多領域拓展提供了充足的技術儲備。利用“鋁”抗蝕性、重量輕等優勢,中孚實業加大鋁材產品在汽車輕量化領域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滿足下游低碳鋁材料需求,提升鋁精深加工產品市場競爭力。
“水電鋁”+“再生鋁”,中孚實業綠色轉型提速
相關資料顯示,經過多年發展,中孚實業已形成以“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為主,配套“煤炭開采、火力發電、炭素”等產業的上下游產業協同經營模式。
近年來,中孚實業通過產能轉移方式,構建“綠色水電鋁”產業布局,降低能源消費成本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并在鋁精深加工領域緊盯“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要求及輕量化市場需求,加大技術研發,加速市場開發及布局,致力成為國際高端綠色鋁材優秀供應商。
截至目前,中孚實業綠色水電鋁的比例達到75%,高于國內其他正在轉型的同行企業平均水平,符合國家“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要求,能源結構和成本優勢突出。
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在中孚實業“綠色水電鋁”產業鏈中,電解鋁生產用電為綠色、清潔、可持續的水力發電,噸鋁碳排放可較火力發電方式減少約11噸。
2022年極端天氣影響、電力供應緊張曾對中孚實業公司綠色水電鋁產能造成一定影響,但截至2023年3月10日,子公司廣元林豐、廣元中孚合計50萬噸/年電解鋁產能都已全部啟動完成并恢復正常生產,將帶動公司盈利能力增強,并為公司發揮“綠色水電鋁材一體化”優勢提供更堅實保障。
記者注意到,2022年11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十五五”期間,有色金屬行業電解鋁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達到30%以上。此外,隨著歐洲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逐步實施,最遲到2025年底,歐洲電解鋁市場或將迎來大洗牌,擁有水電鋁低碳優勢的中孚實業出口市場競爭優勢將獲得進一步凸顯。
年報顯示,除了電解鋁之外,在鋁精深加工領域,中孚實業也利用再生鋁能耗較低的優勢,通過提升再生鋁在不同產品中的使用比例,降低碳排放。
3月30日晚公告,中孚實業下屬鞏義匯豐擬投資建設年產50萬噸鋁循環再生項目,分別為年產15萬噸UBC合金鋁液項目、年產20萬噸鑄造鋁合金錠項目和年產15萬噸鋁合金圓鑄錠項目,目前項目投資已在地方主管部門完成備案。
中孚實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投資將進一步拓展公司鋁產業的多元化低碳布局,從而推動行業實現《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提出的“十四五”期間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以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