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究竟是不“務”正業還是不“誤”正業?有人曾對“跨界”做出了這樣一種解釋。認為“跨界”是從某一屬性的事物,進入另一屬性的運作。主體不變,事物屬性歸類變化。進入互聯網經濟時代,跨界更加明顯、廣泛。特別在跨界營銷方面,各個獨立的行業主體,不斷融合,滲透,也創造出很多新型,發展勁勢的經濟元素。其實說白了,“跨界”的本質就是與時俱進的整合、融合。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已進入高速發展快車道。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皆是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市場趨勢。在新能源汽車如此巨大市場潛力的刺激下,不少企業紛紛“跨界”開辟新賽道。
曾以互聯網公司自居的小米跨界造車,航空公司均瑤集團亦官宣加入跨界造車大軍;家電巨頭美的集團跨界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一時間,“跨界”成為實力雄厚企業打破瓶頸尋求新增長點的“蹊徑”。
愛企查截圖
據愛企查顯示,2月16日福耀鋁件(長春)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曹德旺,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金屬切削加工服務;有色金屬壓延加工;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耀集團”)全資持股。這是不是意味著“玻璃大王”曹德旺也要加入汽車零部件鋁結構件的生產大軍呢?
采購蜂了解到,福耀集團早在1999年就在長春設有工廠,隨著經營規模持續擴大,集團在長春也逐漸增加產業布局,在布局汽車玻璃,汽車飾件兩條產業鏈之后再增鋁產品產業鏈。
現如今,福耀集團是全球第一大汽車玻璃供應商,是奧迪、奔馳、寶馬、沃爾沃、路虎、凱迪拉克等豪車品牌的全球配套供應商。
數據顯示,2022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其中,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全年銷量超680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5.6%,逐步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基于此中汽協預計,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總銷量為2760萬輛,同比增長3%。其中,國內乘用車累計銷量預計為2380萬輛,同比增長1.3%;商用車累計銷量預計為380萬輛,同比增長15%;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預計為900萬輛,同比增長35%。
因此,輕量化趨勢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逐年增加,全球汽車用鋁合金壓鑄件市場快速增長。同時,國產車型汽車結構件、覆蓋件上的用鋁量開始增加。有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乘用車平均單車用鋁量為140公斤,與前些年相比逐年提高,其中,鋁鑄件占比約85%,鋁板帶、鋁箔、鋁擠壓材和鋁鍛件等加工材占比約15%,特別是一些新能源汽車在汽車輕量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少數電動汽車的白車身鋁化率達到了92%以上。
近年來,鋁合金壓鑄件在汽車上的應用逐步呈大型化、整體化趨勢。隨著設備和研發投入增長,預計行業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到2025年,中國的乘用車、商用車的壓鑄件需求預計分別為208.6萬噸、62.6萬噸,合計383.9萬噸。根據北美壓鑄協會(NADCA)的預測,2025年全球汽車用鋁合金壓鑄件銷量將達到1,635.20萬噸,較2012年增長83.19%。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多年發展,國內的法規、政策、供應鏈,以及技術、市場、人才隊伍等正在逐漸成熟。福耀集團此時成立福耀鋁件(長春)有限公司進軍汽車零部件涉鋁產品正當時。加上其在車企“朋友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必將為行業帶來一種“新氣象”。
玻璃大王——曹德旺先生
采購蜂注意到,此前有投資者提問“福耀集團從事鋁飾件業務是否意味著跨入了另外一個產業”,當時曹德旺先生不認為是跨行業。他表示鋁飾件也是供應鏈的一環,做完搭配在玻璃上,做成一套集成產品賣出去。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小廠做不來,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按照曹德旺先生的邏輯,采購蜂認為福耀集團從事鋁產品布局,也不算是跨界,畢竟鋁產品還是用在汽車上面,只能說是繼汽車玻璃、汽車飾件兩大業務后,又一個產業鏈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