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經信委聯合四川省經信廳制定印發《川渝鋁產業鏈協同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川渝地區鋁產業產值達到4000億元,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建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鋁產業集群,打造全國最強的高端鋁材料制造基地。
《方案》提出,川渝兩地將圍繞七個方面展開合作,一是共同開展科技創新,鼓勵上游氧化鋁和電解鋁企業通過整合資源和技術創新,支持川渝兩地下游鋁加工龍頭企業重點圍繞國家重大項目以及新能源、電子信息等要求,建立新型研發機構,共同開展技術攻關。二是共同推動產業鏈配套,充分發揮重慶氧化鋁產業優勢,為兩地電解鋁企業提供充足穩定的上游原料供應,確保兩地鋁產業鏈上中下游穩定生產,共享協同發展機遇。三是共同挖掘市場潛力,立足川渝,面向長江經濟帶及全國、展望“一帶一路”等域外市場,以新能源用電池箔、電池托盤、3C電子構件等為重點方向,加快在川渝地區的產業布局和升級。四是共同培育優質市場主體,引導產業鏈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鼓勵打造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五是共同深化智能化賦能,鼓勵兩地企業結合工藝條件提升加工生產的實時感知和數據采集能力,加快數字化轉型,探索打造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鋁產業與汽車、電子、裝備等行業的跨領域融通。六是共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探索建立川渝地區電解鋁企業協同降碳機制,優化川渝兩地電解鋁企業能源結構,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再生鋁的保級、提級使用,實現鋁全生命周期低碳循環。七是共同打造產業服務體系,加強鋁材料產品檢驗、測試,提升產品質量,引進模具設計加工企業,建立完整的設計、制造、檢測體系。
《方案》還提出,在保障措施方面,應加強統籌協調、探索政策互通、加強平臺構建和加強宣傳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