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美國政府連續十余年對中國出口的鋼鐵制品、鋁制品進行嚴厲打壓,這早已經是公開的新聞。在布什剛卸任奧巴馬第一任期開始時,美國年進口的鋁擠壓材中來自中國的占比已經高達68%,美媒稱從民企到軍工部門“沒有不依賴中國鋼鋁的行業”。后續2011年奧巴馬政府對華鋁制品出口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制裁,當年中國對美出口擠壓鋁直接下跌94%;同年美企開始轉向大量采購中國的鋁箔,到2016年時美國進口鋁箔中來自中國的比例也已經達到了63%。
消息提到,特朗普上臺后對華開啟“貿易戰”,以“反傾銷”為由向鋼鋁行業課以重稅,并在2017年用制裁的方式對華鋁箔、鋁板帶封鎖進口,中方向美出口鋁產業再度下滑。拜登政府上臺后則延續了特朗普時期的制裁和高稅率模式,到2022年中國向美國總出口鋁材已經跌至33.5萬噸,僅占中國出口總量的5.4%。此前美方還惡意推動虛構的涉疆“強迫勞動法案”,宣布全面禁止中國涉疆工業、農業產品進口,這對我國重要的產鋁基地新疆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
2月2日丹麥航運企業馬士基集團向全球發布告警稱,他們獲悉到美國海關已經開始執行對中國鋁制品扣留的決議,希望各國客戶知悉;對此美媒彭博社馬上發文表示政府是“合法扣留”,援引的正是之前抹黑中國的涉疆“強迫勞動法案”。且美方聲稱他們的扣留范圍不僅包括來自新疆的出口鋁,只要“任何供應鏈的一環和新疆有聯系”都會被限制。在報道中美媒認為該事項涉及主要針對中國出口的鋁線和鋁合金車輪,這兩項在對華鋁制品進口中占很大比重。
對此有分析則認為,如果前兩任政府頻繁發動雙反制裁尚屬對華鋼鋁出口行業進行“打壓”的話,那么拜登的方案更類似于將這個出口路線完全封鎖,試圖長期強制美企不準進口中國鋼鋁材料。因為美國所謂的調查和“任何一項和強制勞動有關系”等條款給他們很大的解釋空間,這造成一切出口鋁都會有風險。該法案一旦執行后多數美企會因為擔憂制裁、扣留帶來的工業時間成本等因素轉向選擇其他國家的鋁制品,這是無法避免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2日當天中國外交部也回應了美方“開始執行扣留中國鋁制品”決議,并明確表態稱:“美國以根本不存在的涉疆強迫勞動為借口,將正常的經貿合作政治化……我們敦促美方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睂Υ擞薪庾x則認為,從現在的局勢可以看到拜登政府歪曲生產的涉疆內容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他們下一步棋正是將這種打壓模式擴展到盟友國家乃至全球,讓更多國家都遵循這套規則;所以其頻繁在聯合國推動類似的“人權理論法案”,就是為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