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提起某車使用的是鋁合金懸掛,那就會有很多人覺得這車一定不簡單,而且還會覺得廠家有良心。其實區區一個鋁合金懸掛真說明不了太多問題,因為有些車用鋁合金懸掛那是真的牛,而有些車用鋁合金懸掛可能只是為了讓你感覺它比較厲害,便于宣傳而已。
為了讓大家徹底弄明白這個問題,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汽車懸掛。
1、什么是懸掛
懸掛不是指單獨一個零件,而是指把車身與車輪彈性連接在一起的所有零件。它負責傳遞車輪與車身之間的所有力量和力矩,緩和車輪傳遞給車身的沖擊力,使車輪盡可能緊貼路面,保證車輛平穩行駛。
比如上圖是最常見的麥弗遜懸掛系統,主要由減震器、彈簧、轉向節、下擺臂這些部件組成。
上圖是麥弗遜懸掛的實物圖,可以看到就是這么幾個簡單的零件組合在一起就可以把車輪與車身連接起來,而且還能讓車輪自由轉向、上下跳動,而且在跳動的過程中車輪還能與地面保持最大程度的接觸。這就是懸掛系統的魅力所在,看似平淡無奇的東西,細細研究起來還是挺有科技含量的。
2、鋁合金懸掛和普通懸掛都有什么不同點
鋁合金懸掛和普通懸掛主要區別在于兩個方面:重量和加工方式。
相同強度的情況下鋁合金懸掛更輕,當汽車行駛在不平整的路面時更輕的懸掛彈跳時的慣性越小,運動越靈活。車輪受到沖擊后懸掛會迅速被壓縮,然后再迅速復原,這樣車輪會有更多的時間緊貼路面,抓地力就好。
但是由于懸掛太輕,路面稍微有些凹凸不平就會引起懸架積極且高頻率的運動,這個特性的優點是路感非常清晰,缺點是細碎的震動可能太多,影響舒適性。所以鋁合金懸掛一般都出現在那些注重操控性的車輛上。
與鋁合金懸掛對應的就是鐵質懸掛了,鐵質懸掛分為鑄鐵和沖壓鋼板。鑄鐵懸掛更重,強度也更高,但重不一定是缺點,因為更重的懸掛慣性更大,車輪受到沖擊后懸掛系統本身就能吸收很多沖擊力,再加上彈簧減震的緩沖吸收,再加上懸掛響應速度更慢,實際傳遞到車身的沖擊力就顯得柔和平緩一些了。所以一些中大型SUV、皮卡、MPV更喜歡使用重一些的懸掛。但是路面狀況太惡劣而且車速太快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過重的懸掛系統會對車身產生更大的沖擊力,使得車身出現較強烈的顛簸感。
3、鋁合金懸掛沒想象中那么牛
很多人一聽某車用了鋁合金懸掛就會認為這車性能肯定不錯,操控性好,舒適性好。其實這是徹底的誤解。
我們要弄清楚這樣一個關系:懸掛的特性是靠設計來實現的,而懸掛的材料是來滿足設計需求的。也就是說想讓懸掛達到某種性能并不是換個鋁合金的就行了,而是要有綜合的、系統的設計。這時候懸掛的材料只是為了滿足設計需求,而不是只靠某種材料就能實現重要的設計目標。
有人可能會說:“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鋁合金懸掛就是輕,輕就是好”。其實這種說法不能說錯,但并不客觀。
首先這種說法的出發點主要是對操控有利,但并不是所有車輛都以更好的操控性為重要目標。
其次所謂的“簧下質量”不單單是懸掛系統的質量,而是包含了車輪、轉向節、剎車卡鉗、剎車盤片、懸掛所有零件的總質量。你只在懸掛上象征性地用了一根輕飄飄的鋁合金,而輪轂沒有輕量化、輪胎還是高扁平比更重的輪胎、剎車卡鉗也是笨重的鑄鐵件,整體重量嚇人,就憑那一根鋁合金就想扭轉乾坤嗎?恐怕再加十根也難奏效。
就像有些人是真有錢,每天出入高檔場所,對自身形象有要求,所以人家全身上下都是名牌。而有些人買個名牌包就感覺自己高人一等了,完全不顧自己整體穿搭實際上與這個包并不匹配。這里并不是吹捧有錢人,貶低平民階級,只是做個比喻而已,我想大家都能理解的。
這些年很多人都被一些節目給帶偏了,產生了一些不太正確的觀點,比如懸掛是鐵的就低端,是鋁合金的就高檔。這導致一些人錯過了本來非常適合自己的車,也使得一些廠家不得不向主流輿論低頭,做出一些看似匪夷所思的設計,但卻能迎合市場呼聲的設計。甚至有些廠家抓住人們“鋁合金至上”的心理“為了鋁合金而用鋁合金”,我不管什么性能不性能的,我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我用的是鋁合金。
所以說以后不要再過分迷戀鋁合金懸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