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關于促進我區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提出,發揮廣西沿海優勢,促進廣西鋁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鋁產業是廣西重點資源優勢產業,是全區10個千億元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廣西全區有色金屬行業的半壁江山。2021年,全區鋁產業共有規上企業106家,工業總產值約1200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5.4%,規上鋁工業增加值310.17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的5.3%。目前,氧化鋁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4.63%,位列全國第三,電解鋁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99%,躋身全國第七位。
盡管廣西鋁工業取得長足發展,但是也面臨鋁土礦資源短缺、供應鏈支撐不足、生態環境壓力加大等挑戰。
調研組建議,一是加強廣西北部灣港口專業化泊位等基礎設施建設,增開北部灣港至鋁資源進口來源地航線,進一步提高鋁資源、鋁產品通關便利化水平。2021年,廣西進口鋁礦砂及精礦量占全國進口總量的7.5%,2020年9月,廣西華昇新材料一期200萬噸氧化鋁項目建成投產,利用幾內亞三水鋁土礦生產氧化鋁,實現產值91億元,直接帶動就業1200人。調研組提出,廣西要充分發揮沿海優勢,結合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將北部灣打造成為我國南方重要的鋁土礦進口集散地。二是要建立長期穩定的廢鋁來源,擴大再生鋁資源進口,完善海關特殊監管區和自貿試驗區功能,進行監管制度創新,建設再生鋁資源進口基地。目前,廣西進口再生鋁資源僅占全國進口量的1.7%。
《“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在沿海地區有序布局利用境外資源的氧化鋁等項目。調研組建議,著眼長遠,抓住目前地方審批氧化鋁項目的寶貴機遇,按照“原料優先、替代優先、延鏈優先、能效優先”的原則,統籌考慮區內氧化鋁資源替代、周邊市場需求、能源能耗支撐、交通物流成本等因素,加快在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布局氧化鋁項目。
此外,該報告還提出,著力解決廣西電解鋁用電成本過高的問題,積極探索綠色能源與電解鋁產業融合發展模式。一方面,廣西電價過高,高電價已完全抵消電解鋁價格上漲給企業帶來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廣西綠電消費占比較低。廣西沿海有核電優勢,但是對鋁產業支撐有限。調研組建議,積極探索核電、風電等綠色能源與電解鋁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著力提升鋁產業綠色能源消費占比,力爭到2030年廣西全區鋁產業非化石能源電量在全部用電量的占比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