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奔馳,那人家必須是百年老牌車企,有車的時候就有奔馳。歷史悠久、享譽全球、一直是奔馳的標簽。同時奔馳的車一直是高品質的代表,也是一眾土豪趨之若鶩的名片。
回想上個世紀90年代的虎頭奔,威武霸氣。兒時記憶哩也是熒幕中的大佬級座駕,就連看個頭文字D動畫片,虎頭奔都有誤解的劇情存在。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可是時過境遷,進入21世紀以來汽車開始走進千家萬戶,車子變得科技了起來,也變得不那么稀罕了。而車子質量也似乎下降了很多...
漏油事件:拿去年的西安利之星奔馳女車主坐在引擎蓋上哭開始,似乎奔馳的風評一直沒怎么好過。而且還被央視新聞在微博上點名。產品有問題,就連所謂尊貴的服務都充滿了套路。而最終該家4S店被處以100萬元的處罰。
減震器斷裂事件:斷軸或者說脫軸,簡單說就是連接汽車輪子的某個軸斷了,導致輪子一個或幾個不在原位或飛出,后果無疑非常嚴重,前輪斷軸比后輪斷更嚴重,高速斷比低速斷更慘,輕者在原地打轉后撞上什么,停下來;嚴重的直接翻滾飛出去,車毀人亡。
而面對奔馳E級、奔馳C級頻頻出現的減震器斷裂問題,奔馳堅持給自己"洗白",稱是消費者操作不當導致,非奔馳設計問題。直到國家質檢總局插手此事后,奔馳才開始承認是設計缺陷并開啟召回。
而召回之后奔馳方面的做法是免費加裝前減振器加強組件(改進后下控制臂襯套、減振器彈簧上端墊片、緩沖塊及其他加強組件),試圖用"打補丁"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案,很多車主表示無法接受。
鋁換鋼事件:國產后的奔馳E級,直接將兩蓋四門(發動機蓋、后尾箱蓋和四扇車門)的鋁合金材料替換成了普通的鋼材,成本大大縮減,而且,對廠家來說,鋁換成鋼后,還節省了維修成本,因為鋁結構的修復成本高,難度大。壓縮成本可以理解,商人無利不起早,但壓縮成本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不能不顧。比如鋁換鋼后就帶來一個嚴重問題—車身重量猛增200kg。
而關于奔馳車型產品質量的問題,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寫在最后:
質量問題還沒給大眾一個好的交代,近來奔馳又來了個大新聞,旗下當家越野車奔馳G級又出新款了,如果說現款4.0T的G級車型,是大G的話,那新款2.0T的G級就可以說是小g了。
雖然說奔馳小g有點奇怪,但似乎也沒什么毛病,畢竟現在奔馳4S店展廳里擺著大把大把的1.3T的GLB、1.5T的C級、1.5T的E級、1.5T的CLS,再加上小g這樣一想還是挺和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