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審議、認真傾聽、翔實記錄、梳理消化……連日來,列席山西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華圣鋁業有限公司創新工作室主任高丙偉,同時還在抓緊完善將要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議案和建議。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這樣的忙碌已成高丙偉年復一年的常態。
在忙碌而充實的2019年,年初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勝利閉幕,高丙偉代表不顧勞累,全身心撲到廠礦車間、田間地頭、居民社區,把全國人代會的精神帶到人民群眾中,一連幾十場次宣講會,累并快樂著。一年來,帶著對如何推進電解鋁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思考,高丙偉代表調研的步伐走遍山西運城、呂梁、陽泉及內蒙古、云南、河南等地。一年來,積極響應各級人大號召,在人大代表聯絡站,他與選民就緊要事、鬧心事,促膝交談話家常;在企業車間、城鎮鄉村、群眾炕頭,他問計于民樂此不疲。
“關于批復山西省‘煤—電—鋁—材一體化’實施方案的建議”“關于構建公平電解鋁電價的建議”……無論是高丙偉代表備受國家、省級有關部門關注的書面建議,還是極具說服力的發言,無一例外地傳遞著他對“加快電解鋁行業步入高質量綠色發展軌道”的關切。
“目前,山西已探明鋁土礦儲量15億噸,位居全國第一;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占全國的25%,位居全國第二;電力裝機達8072萬千瓦,電力供應充足。與青海、新疆、內蒙古、云南等電解鋁大省份相比,更接近鋁消費市場且區位優勢明顯。但實際上電解鋁產能僅121萬噸,是典型的‘鋁土礦大省、氧化鋁強省、電解鋁小省’,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高丙偉代表認為,山西開展“煤—電—鋁—材”一體化改革試點,就地將鋁土礦轉化為鋁合金終端產品,形成產業發展新模式,是破解“一煤獨大”結構性矛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如果氧化鋁全部實現就地轉化,就能打造兩個“千億鋁產業工程”,使黨中央賦予山西的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使命取得重大突破,并實現政治效果、經濟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您忘我履職的原動力何在?”高丙偉代表用實例回答筆者的提問,2019年全國人代會上,他提出“關于公安機關不合時宜的文件應及時予以廢止的建議”“關于全國供銷總社對其所屬‘僵尸企業’應加快退出市場的建議”等建議,公安部和全國供銷總社分別于同年6月、9月派工作組赴他所在單位就建議的辦理與他交流溝通,并作出詳細答復。“承辦單位能夠深入基層一線走訪,當面聽取意見和建議令人感動,展現了辦理單位的優良作風,更堅定我為民提出高質量議案建議的決心。”
執著于電解鋁領域,但絕不局限于本行業。“以山西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向申紀蘭學習,做人民好代表’活動為契機,我再赴西溝感受申紀蘭精神的洗禮,受益良多。”高丙偉代表表示,對標申紀蘭精神,依法履職更要往深里學、往實里做,更廣泛深入地關注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全局、關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守代表初心,不負為民使命。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即將召開,我精心準備議案建議數十件,涵蓋環保、養老、食品安全等社會熱點問題。”高丙偉將帶著一年來從廠礦車間、田間地頭、居民社區獲得的熱騰騰的第一手資料,反映民意,建言獻策,不負“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