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鋁邊框頭部企業,發展提速
公司專業從事工業鋁型材、工業鋁部件和建筑鋁型材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建立了從原材料研發、模具設計與制造、生產 加工、表面處理至精加工工藝的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具備全流 程生產制造能力。
公司創始團隊在鋁型材行業具備較長時間的積累,創始人唐 開健 2007 年創立鑫發鋁業。2013 年,公司前身銀盾斯金成立, 2015 年鑫發鋁業成為銀盾斯金子公司,2017年銀盾斯金整體變更 設立鑫鉑股份,2021 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公司自成立以來專注于鋁型材行業,從粗加工逐漸轉型精加工,目前是光伏鋁邊框頭部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工業鋁型 材、工業鋁部件、建筑鋁型材,其中工業鋁部件是工業鋁型材精 加工產品,主要下游為光伏行業(光伏邊框)。創始團隊最早以建 筑鋁型材業務起家,2013年銀盾斯金成立后開始逐漸切入工業鋁 型材,2017 年開始逐漸拓展工業鋁型材深加工,下游行業主要為 光伏。公司目前是國內鋁邊框頭部企業,下游客戶包括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等多家一線光伏組件企業。
公司股權較為集中,利益綁定凝聚力強。公司創始人、控股 股東為唐開健先生,截至 2021 年末持有公司 41.54%股份,另外 通過天長天鼎控制公司 4.97%股份,合計控制公司 46.51%的股 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天長天鼎為公司員工持股平臺,合伙人均為公司(含子公司)現任或已退休的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從股 權安排上實現了利益充分綁定,公司凝聚力強。
收入利潤增速快速增長。2017-2021 年,公司營業收入由 5.83 億元增長至 25.97 億元,復合增速 45.26%;歸母凈利潤由 0.3 億元增長至 1.21 億元,復合增速 41.58%。2018 年歸母凈利 潤下滑主要為當年計提股份支付費用所致。2021 年公司 營業收 入、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 101.72%、33.01%。
公司收入利潤的快速增長,一方面來自于公司規模和產能提升帶來的銷量的快速增長,一方面來自于產品結構優化,精加工 產品工業鋁部件占比不斷提升。
從銷量看,公司近年來產品銷量快速增長,2021 年總銷量 11.27 萬噸,同比+63%。
從收入結構看,從建筑鋁型材為主逐漸變為工業鋁型材&鋁部件為主,工業鋁部件占比在不斷提升。2021年公司工業鋁部件業務營業收入 8.47 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 32.61%。
盈利能力保持穩定,鋁價影響較小。從盈利能力看,2017- 2020 年公司毛利率較為穩定,2021 年由于鋁價上漲,加工費模式下公司毛利率下滑至 13.12%。但從單噸盈利方面,鋁價上漲對于 單噸盈利的影響較小,整體單噸盈利保持穩定。
費用率下降,研發費用占比增加。費用方面,除 2018 年由于 IPO 前股份支付導致費用率較高外,公司整體費用率呈不斷下降趨勢,2021 年期間費用合計 0.49 億元,期間費用率 7.56%。研發費 用一直是主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占比逐步提升,2021 年研發費用 占期間費比例 57%。此外,銷售費用與財務費用占比在逐漸下降。(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 鋁邊框:賽道成長,格局優化
2.1 邊框是光伏組件重要輔材,材質以鋁為主
邊框是光伏組件的重要輔材之一,用于保護玻璃邊緣、加強 光伏組件密封性能和提高光伏組件整體機械強度,便于光伏組件 的安裝和運輸。
邊框一般采用鋁型材加工而成,其他材質如不銹鋼、橡膠等 應用較少。鋁型材具備重量輕、耐蝕性強、成型容易、強度高、 易切削和加工、可回收等特點,因此應用最為普遍,目前鋁邊框 市占率達 96%,其他材質主要應用于少數特定場景。
從產業鏈分布看,鋁邊框是鋁型材精加工產品(鋁部件)的 一種,整體屬于鋁擠壓型材產業鏈中游。上游原材料為鋁棒,經過擠壓、時效、表面處理等制成工業鋁型材,然后再精加工成為 光伏組件邊框。鋁邊框下游為光伏組件企業,一般以銷售成品邊框為主,也有部分直接銷售鋁型材,由客戶自行或外協加工為光 伏組件用邊框。
從材質看,光伏鋁邊框的基本采用 6 系鋁合金,最普遍使用 的牌號是 6063,隨著大尺寸組件的發展比壁厚減薄趨勢,6005 的 使用在增加。6005 的強度和硬度高于 6003,相對 6063 能夠承受 大尺寸組件的重量,但同時高硬度也提高了擠出難度,生產成本 高于 6063。
2.2 價值量較高,成長空間廣闊
邊框屬于價值量較高的組件輔材。根據 SOLARZOOM 數據, 182 組件目前不含稅成本 1.6 元/W,其中鋁邊框成本約 0.14 元 (占比約 8.5%),價值量高于 EVA、玻璃、背板等常見輔材。鋁 邊框定價為“鋁錠價格+加工費”模式,因此鋁邊框價格與鋁價強相關,如果鋁價進一步上漲,鋁邊框價格及在組件成本中的占比 將進一步提升。
目前鋁邊框單 GW 用量 6500 噸,未來可降空間不大。大尺 寸組件的邊框單耗小于小尺寸組件。但隨著大尺寸組件的普及, 以及目前的尺寸基本接近運輸、搬運和安裝的物理極限,單 GW 鋁邊框用量未來不會有太大的降幅。
當前規模 400 億以上,市場空間跟隨光伏成長。鋁邊框屬于 光伏不可或缺的輔材,且在大尺寸組件成主流后,單位耗量變化 不大,因此鋁邊框市場空間跟隨光伏裝機需求持續成長。我們預 測光伏鋁邊框目前市場規模在 400 億以上,到 2025 年增長至 540 億左右。具體假設如下:
(1) 新增裝機:光伏新增裝機逐年增長,CPIA 預計 2025 年新增裝機 330GW。
(2) 鋁邊框單噸價格:鋁價+加工費,碳中和背景下是電 解鋁成本較高疊加海外供給擾動,預計未來鋁價保持 在高位。
(3) 加工費:隨著產能提升成本下降,同時行業格局仍維 持在較好狀態,預計未來加工費緩慢下降。
2.3 “鋁價+加工費”模式,重營運資金
鋁邊框定價模式為鋁型材行業普遍采用的“鋁價+加工費”模 式,行業特征明顯:輕資產、重營運資金、高周轉、高財務費 用。
輕資產:投資額低、折舊成本占比低
單 GW 投資額 0.4 億元左右。從投資額來看,相比光伏主產 業鏈環節,鋁邊框屬于輕資產投資。目前鋁邊框單 GW 投資額 0.4 億元左右,大幅低于主產業鏈各環節和光伏玻璃,與膠膜、背板 等輔材接近。
生產成本中折舊占比 2%左右。從折舊來看,折舊在生產成本 中占比較低。以鑫鉑股份 2020 年成本構成為例,主要成本構成為 鋁棒(82%)、輔材&包裝(7%)、人工(5%)等,折舊占比僅 2%左右。
重營運資金
下游:客戶為主要組件廠,下游占款周期長達 8 個月。
光伏占款周期相較其他鋁材下游行業更長。光伏鋁邊框一般 結算條款為“2+6”,賬期 2 個月,到期客戶開具 6 個月承兌匯 票,下游總占款周期長達 8 個月。而軌道交通、汽車輕量化、建 筑等鋁材下游行業賬期一般在 1 個月以內。
邊框下游結算條款差的原因包括:(1)組件廠自身現金較 差。(2)下游客戶集中,大客戶議價能力較強。(3)邊框市場集 中度較低,頭部企業議價能力弱。
上游:邊框上游為大宗商品,一般為現款結算。
鋁邊框上游原材料為鋁棒,屬于大宗商品,因此下游議價能 力較弱,結算方式一般為現款現貨或貨到后 2-3 日內付款。
高周轉
同其他鋁型材企業對比,光伏鋁型材下游回款較慢;同光伏 其他環節企業對比,上游為大宗商品一般為現款結算,無法實現 對上游占款。
由于上下游結算條款的差異,使得鋁邊框企業對于營運資金 依賴較為嚴重,從而必須通過高周轉提升運營資金使用效率。從 凈營業周期角度看,鋁邊框企業周轉既快于其他鋁型材企業,也 快于光伏行業其他環節企業。
高財務費用
追求高周轉的一大結果便是高財務費用率。鋁邊框企業收到 下游銀行承兌匯票后,一般很快將匯票背書轉讓或貼現,通過承 擔一定的財務成本,換取更高的資金周轉。
以鑫鉑股份為例,近兩年應收票據中,70%以上直接貼現, 20%以上背書轉讓。
2.4 看好鋁邊框市場集中度提升
鋁邊框市場現狀:市場分散,集中度較低。目前光伏鋁邊框 行業集中度較低,目前產能較大的企業包括永臻科技、鑫鉑股 份、中信渤海和營口昌泰等,2020 年各家產能基本在 10 萬噸或 更低,龍頭市占率僅 10%左右,行業 CR4 約為 33%。
鋁邊框市場集中度較低的原因主要有:
1、下游本身格局比較分散。組件在光伏產業鏈中屬于集中度 較低的環節,2021 年組件環節 CR5 為 63.4%,低于多晶硅 (86.7%)、硅片(84%),略好于電池片(53.9%)。
變化 1:頭部組件廠加速擴產,下游集中度提升。組件格局分 散一大主要原因是組件是類“To C”行業,下游客戶多、市場分 散。隨著頭部組件廠的崛起和一體化程度加強,組件環節已經進 入“強者恒強”階段,頭部組件廠憑借成本優勢和資金優勢加速 擴產,獲取市場份額,組件環節集中度將持續提升。2021 年組件 環節 CR5 為 63.4%,較 2020 年 55.1%提升明顯。
變化 2 :頭部邊框企業加速融資擴產
融資方面,鑫鉑股份與永臻科技取得先發優勢。鑫鉑股份已 率先在 2021 年完成上市,而永臻科技也在 2021 年 12 月完成 Pre-IPO 輪融資。
擴產方面,頭部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擴產計劃。隨著頭部企 業產能開出,未來鋁邊框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趨勢。(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3 幾個重點問題
3.1 鋁邊框會被其他材料替代嗎?
除了鋁材外,光伏邊框材料的可選項包括橡膠、合金鋼等, 甚至不使用邊框(無框組件),但鋁邊框仍是絕對主流。根據中國 光伏行業數據,2019 年使用鋁邊框的組件市占率達 96%,較 2018 年+2.7 pct,呈增趨勢。我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其他 材料不具備替代鋁材的基礎,鋁邊框仍將是光伏組件首選。
無邊框
無邊框設計在 2016-2018 年出現較多,主要用于雙玻組件。 其背景是光伏組件成本較高,因此采用無邊框以盡量減少雙玻組 件成本。
無邊框設計的問題在于:(1)無框組件邊緣運輸、搬運和安 裝過程中的破損率較高,間接增加成本。(2)無框組件邊緣受力 不均勻,因安裝夾具、內部應力等原因造成應力隱患,安裝幾年 后組件有變形、玻璃爆裂風險。(3)組件大尺寸化和蓋板玻璃薄 片化(2.5mm→2.0mm)趨勢,需要使用邊框加強機械剛性。
隨著良品率提升等帶來的雙玻組件成本下降,無邊框設計所 帶來的問題遠大于其節省的成本,無邊框組件占比也逐漸下降。
橡膠(卡扣短邊框)
卡扣短邊框主要用于雙玻組件或柔性組件,使用兩段異形鋁 合金型材、橡膠件組成,整體卡緊、受力,從而提升緊固性。卡 扣短邊框可以節約用鋁量從而降低成本,但缺點在于使用壽命是 否達到 25 年尚待驗證,短期難以成為主流產品。
鋼邊框
鋼邊框一般采用 304 不銹鋼通過特殊工藝制成,結構類似鋁 邊框。缺點在于加工工藝復雜、表面處理難度較大,重量較高不 利于安裝以及表面易腐蝕影響使用壽命。
綜合比較下來,我們認為鋁邊框在性能、加工成本、可回收 性等方面優勢突出,是光伏組件的最優選擇,在可預見的未來, 其他材料不具備替代鋁材的基礎,鋁邊框方案依然是絕對主流。
3.2 鋁邊框的壁壘在哪里?
市場認為光伏鋁邊框壁壘不高,其他鋁型材加工企業較容易 切入鋁邊框。我們認為,鋁邊框壁壘主要體現在兩方面:資金壁 壘&技術壁壘(擠壓精度、表面處理工藝)。
高營運資金和財務費用,龍頭優勢明顯
鋁邊框對于運營資金較重,中小企業缺乏融資渠道,難以快 速擴張營運資金規模從而支撐更大的銷量。融資成本方面,上市 公司可以擁有更低的融資成本。
鋁邊框壁壘較高,普通鋁材廠轉型有難度
光伏邊框鋁型材要求相對建筑鋁型材更高,主要體現在擠壓 精度、表面處理工藝等。
邊框對于擠壓精度要求較高。鋁型材最新國家標準主要有 GB5237-2017(建筑鋁型材)和 GB/T6892-2015(工業鋁型 材),GB5237 的標準更為嚴格。光伏邊框對于擠壓精度要求很 高,因此邊框廠基本采用更嚴格的 GB5237-2017 標準。
GB5237-2017 中將鋁型材分為三個等級:普通級、高精級、 超高精級,各級別對于尺寸偏差、平面間隙、彎曲度、扭擰度有 不同要求。目前頭部邊框企業標準基本為高精級或超高精級,而 建筑鋁型材企業標準多為普通級。
因此,建筑鋁型材企業,轉型光伏鋁邊框生產在擠壓精度上 面臨量大難題:1、現有設備擠壓精度較低,需要更換高精度擠壓設備,需要大量資本投入。2、對于高精級或超高精級鋁型材生產 經驗較少,需要有較長的積累期。
表面處理工藝:鋁邊框采用陽極氧化工藝,難于一般建筑鋁 型材使用的噴涂工藝。
鋁棒在經過擠壓、時效等工序后,必須經過表面處理,以提 升鋁材的耐腐蝕性、增強鋁材外觀。鋁型材表面處理工藝主要有 陽極氧化、電泳涂裝和粉末噴涂三種,其中鋁邊框基本采用陽極 氧化工藝,建筑鋁型材采用粉末噴涂工藝較多。
從效果來看,陽極氧化效果較好,是光伏鋁邊框必選工藝, 但其壁壘高于噴涂工藝,主要體現在工藝難度、能耗、自動化等 方面。
同樣采用陽極氧化工藝,鋁邊框所用型材對氧化膜厚度要求 更高。光伏組件長期處于室外環境,不少項目所在地位于沙漠、 海邊等自然壞境較為惡劣的地區,因此對于耐腐蝕性要求較高。 氧化膜厚度越高,代表抗氧化和抗腐蝕能力越強。在同樣采用陽 極氧化工藝的情況下,普通工業鋁型材或建筑鋁型材交貨標準一 般為 AA10(即平均膜厚≥10μm),而鋁邊框所用型材交貨一般為 AA15(即平均膜厚≥15μm)或更高。
3.3 鋁價上漲的影響?
鋁占鋁邊框成本的 80%以上,因此鋁價是研究鋁邊框行業的 重要因素。但鋁本身屬于大宗商品,價格本身難以預測,我們更 多研究鋁價特別是鋁價上漲對于鋁邊框行業的影響。綜合鋁棒加 工費變化趨勢及鑫鉑 2021 年單噸盈利變化,我們認為鋁價上漲對 于單噸盈利影響不大,毛利率受鋁價基數影響可能會有所下滑。
鋁價近期持續上揚。本輪鋁價上漲始于 2020 年上半年,以長 江有色 A00 為例,鋁錠價格從 1.2 萬元/噸上漲至 2021 年 10 月 2.3 萬元/噸,后回落至 1.9 萬元/噸,2021 年 12 月以來又開啟上 漲趨勢。近期受國際局勢影響,大宗商品普漲、市場對鋁的供應 緊張擔憂加劇,鋁價進一步上揚,目前鋁錠價格 2.3-2.4 萬元/噸, 有望突破前期高點。
從鋁棒價格來看,鋁價對鋁棒加工費影響不大。鋁棒定價同 樣為“鋁價+加工費”模式,我們以南海有色 6063 鋁棒報價減去 長江有色 A00 鋁錠報價,剔除增值稅影響后計算得出鋁棒加工 費,可以看出鋁價上漲初期,加工費略有下調,隨著鋁價進一步 上漲,加工費逐漸回升,鋁價整體對于加工費影響不大。
鑫鉑股份 2021 年單噸盈利整體保持穩定。從公司單噸盈利角 度可以看出,鋁價上漲對于單噸盈利的影響較小,2021 年公司各業務加權單噸毛利 0.3 萬元,與 2020 年基本持平,其中工業鋁部 件單噸毛利略降,工業鋁型材與建筑鋁型材略升。
4 資金優勢+快速擴產,步入良性發展快車道
4.1 上市后公司資金優勢明顯
公司上市后,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大幅增強。截至 2021 年 末,公司在手貨幣資金 3.2 億元,同比+216.14%。
公司現金增加主要得益于上市后的融資性現金流。2021Q1- Q4,公司融資性現金流分別為 4.93、0.2、1.1 和 1.91 億元,其中 Q1 主要為 IPO 募資凈額 4.24 億元,Q3、Q4 主要為借款增加。
從債務結構看,融資性現金流主要依賴短期借款增加(短期 銀行貸款和票據貼現),長期借款挖潛空間較大。公司 2021 年末 短期借款 8.32 億元,同比+341.75%、環比+66.9%。對比 2020 年底,抵押借款持平,保證借款&信用借款增加 3 億元,應付票據 &信用證貼現增加 4.16 億元。公司長期借款變化不大,2021 年末 長期借款余額 0.25 億元,依靠上市公司融資主體優勢,未來長期 借款挖潛空間較大。
從融資成本角度看,公司有息負債利率不斷下降。2017-2020 年,公司有息負債分別為 1.15、1.28、1.42、2.46、8.97 億元, 同期利息支出分別為 0.08、0.07、0.08、0.1、0.15 億元,按有息 負債期初期末均值計算,公司 2017-2020 年有息負債利率分別為 7.04%、6.1%、5.79%、4.99%。2021 年由于有息負債增長集中 在 Q3-Q4 以及期末短期借款中應付票據&信用證貼現占比較高, 2.57%(計算值)相比實際借款利率可能偏低。整體表明隨著公司 規模逐漸擴大,公司融資成本在逐步下降。
4.2 產能加速釋放
過去產能相對是瓶頸,產能利用率高企。受制于資金規模限 制,公司過去產能相對較小,近年來產能利用率連續保持在 100% 以上。
IPO 募投項目達產,總產能已達 20 萬噸。公司 IPO 募投年產 7 萬噸新型軌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鋁型材項目,已于 2021 年底全 部投產。加上上市前產能的技改,總產能已達 20 萬噸。
定增募投 10 萬噸,預計 2022 年投產。2021 年 12 月 2 日, 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募資不超過 7.8 億元,用于投資年產 10 萬噸光伏鋁部件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5.48 億元用于年 產 10 萬噸光伏鋁部件項目,2.32 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實控人認購,充分彰顯信心。本次定增,公司董事長、實控 人唐開健擬認購 0.5-1.5 億元,充分彰顯大股東對于公司發展的信 心。
4.3 持續研發投入構建競爭優勢
公司對研發重視程度較高,持續高研發投入。公司近年來研 發投入持續增長,2021 年研發費用 1.13 億元,同比+144%。公 司在整體期間費用率穩中有降的同時堅持高研發投入,研發費用 率呈上升趨勢,2021 年上市后研發費用率進一步上升至 4.33%。 公司研發團隊也快速擴大,2021 年底研發總人數 252 人,同比 +77%。
從研發費用率橫向對比看,無論在鋁型材企業還是在光伏企 業中,公司研發費用率均處在第一梯隊。
5 盈利預測與投資分析
產能釋放+鋁邊框占比提升帶動收入利潤增長。從收入端看, 隨著 IPO 和定增募投項目產能釋放,帶來公司收入持續增長。從 盈利能力看,鋁價上漲對于加工費和單噸盈利影響較小,而產品 結構上,毛利率和單噸盈利更高的鋁邊框(工業鋁部件)占比不 斷提升,帶動公司盈利能力增長。
預計公司 2022-2024 年實現營業收入 46.71、67.32、89.59 億元,同比分別+79.9%、+44.1%、+33.1%;分別實現歸母凈利 潤 2.42、4.02、5.15 億元,同比分別+100%、+66.3%、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