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的鋁制輪轂。青海日報記者 王菲菲 攝
用創新理念,跑出加速度!
還未等“年味”散去,中國鋁業青海分公司就開始了忙碌生產。2月17日,記者在生產現場看到,機械設備不停運轉,一塊塊鋁錠在流水線上傳送,合金鋁棒生產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緊張忙碌著,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這個季節,室外越冷,這里就越熱。”一位正在青海中鋁鋁板帶有限公司生產現場熔煉爐前工作的工人笑著說。
為了讓鋁液達到客戶的標準,工人們需要時刻經受高溫“烤”驗,要按時按量往鋁液體中配比添加需要的化學元素,才能鑄扎出令客戶滿意的產品。
“只有保證充分精煉和精確配比,才能保證后續鑄造質量。”中鋁青海分公司鑄造廠生產副廠長何奮奇行走在生產現場中,一邊詢問著最新生產情況,一邊向記者介紹。
只見一爐鋁水正在溜槽中緩緩流向鑄軋機,很快就變成了鋁板,新鮮出爐的鋁板在卷曲設備的協助下,完成了鋁卷的生產任務,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一排排碼放整齊的成品。
經過多年的經驗,何奮奇深知想要創造出更高的效益,除了要保證工藝的精益求精,還要突破技術的創新。
圍繞著“提質、降本、增效”中心任務,他帶動職工改造新增循環水冷卻風塔,既提高了冷卻效果保證了質量又降低了安全風險;剪棒機小車的改進,使工人勞動強度得到大幅降低;為克服人員緊張困難,對主要生產設備進行大修與技改。使高附加值產品A356.2合金棒月產量突破8000噸,合金棒月總產量最高達15000噸。
“我們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合金產品也從復產之初的6063合金,拓展到6061、6082、6463、6005等系列合金,還延伸出方棒產品。我們團隊生產的A356.2等多種規格產品,既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要,也得到了下游用戶一致好評,產品供不應求,產品競爭力持續增強。”何奮奇說。
談論間,何奮奇拍了拍手,腦袋里靈光一現,興奮地說:“正好,我帶你去看看我們的鋁制輪轂。”
2021年12月26日,青海省首個鋁合金車輪智能制造項目在中鋁青海分公司正式投產,從項目簽約到第一只鋁制輪轂正式下線,僅僅用時一個多月。該項目的引進實施,不僅有利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和中國鋁業青海分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全力支持綠色經濟轉型和產業鏈升級,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是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成果,延伸補齊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凝心聚力謀發展的重要舉措。
“只有貫徹新發展理念,做綠色環保賺錢的合金化,才能確保合金生產持續健康發展。”在何奮奇眼前展開的是鋁工業蓬勃發展的畫卷,打開機遇的未來空間。
從單一生產鋁錠的電解鋁企業到鋁產品首次實現產品終端化,如今中鋁青海分公司已經是一家集鋁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電解鋁企業。每年鋁及鋁合金產品產能40萬噸,預焙陽極生產線產能30萬噸,陰極炭塊生產線產能2萬噸。
“我們將更好地發揮青海鋁綠色產品優勢,圍繞鋁精深加工,進一步延伸產品產業鏈,做到文明生產、安全生產、綠色生產、高質量生產,早日實現百萬只鋁輪轂項目達產目標,為推動地方經濟建設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何奮奇說。
聚焦新優勢、新發展、新格局。2022年,中鋁青海分公司將鉚足干勁,用科技創新延伸補強產業鏈,助推青海省鋁及鋁加工產業實現綠色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