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近期成為有色板塊最受矚目的“明星”,截至10日國內收盤,滬鋁主力合約創下日線“八連陽”,倫鋁期價年內漲幅也達到約16%,在2021年上漲了42%后,目前正在逼近2008年創下的每噸3380美元的紀錄高位。同時在股市上,有色板塊也受到相關利好提振,相關個股股價在虎年“飛揚”。
分析認為,國內外鋁市強勁的基本面為市場帶來較為確定的交易邏輯。在供不足需的背景下機構紛紛作出了鋁價或將持續沖高的預期。
多因素影響下國內鋁供應偏低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作為我國鋁產業發展的重鎮,當前的疫情給鋁供應端帶來壓力。
廣西百色市人民政府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底,廣西百色市氧化鋁產量662.87萬噸,電解鋁產量145.66萬噸,鋁材產能145.58萬噸,鋁行業完成產值680.66億元,同比增長41.3%,拉動全市經濟增長23.78%,鋁材加工同比增長25.9%。新增鋁精深加工規上企業5家,規上涉鋁企業89家,7家涉鋁企業入圍2021年全區企業100強。
“百礦鋁業30萬噸產能全部關停,蘇源鋁廠20萬噸產能此前關停的8萬噸本已處于復產狀態,也被迫全停。疫情以及需要大修槽才能復產的情況下,復產進程將相對漫長。”國投安信期貨高級工業分析師劉冬博介紹說,目前廣西百色市1月底運行產能占全國約4.2%,雖然不算很高,但其停產對華南區域影響較大。當前的疫情使當地氧化鋁生產出現規模減產,電解鋁生產能否維持仍存在不確定性,人員復工與物流運輸皆受較大影響。
劉冬博表示,廣西減產加劇了國內供應偏低的現實。“由于原鋁進口窗口關閉導致進口量銳減,同時國內運行產能不足3850萬噸,遠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從庫存來看,春節前鋁錠季節性累庫量明顯偏低。春節期間鋁棒庫存增4萬噸至25萬噸,鋁錠庫存增14萬噸至87萬噸,綜合庫存增加18萬噸,整體低于近幾年20萬噸以上的平均累庫水平。現貨升貼水表現也強于過去幾年同期:華東現貨小幅貼水,華南升水大幅抬升。“目前保稅區鋁庫存較高,如果進口窗口打開或可以快速補充國內供給。”劉冬博指出。
不過,劉東博還表示,國內的供給補充可以關注云南的復產情況。據他介紹,12月以來云南地區復產產能達50萬噸左右,云鋁、魏橋、神火產能持續上升,獲得指標后復產有望再上規模。目前內蒙、云南、廣西等地電解鋁產區均處于復產狀態,運行產能緩慢抬升。市場關于云南地區鋁企業獲得電力指標助力復產的消息,為供給增加提供利好,“云南地區增加工業用電負荷,優先支持綠色鋁等重點產業用電,部分鋁企業年內可復產規模可達百萬噸。”他認為。
海外鋁市遭遇能源危機
相比之下,海外市場上,歐洲高昂的電價仍嚴重制約著當地電解鋁廠的生產。
劉冬博表示,據了解,2021年四季度開始,美鋁、海德魯等鋁業公司相繼宣布減產,歐洲電解鋁廠已減產或待減產產能達到80萬噸,德國、西班牙、羅馬尼亞等國產量將明顯下降。目前,除了挪威和冰島由于低成本優勢,其合計約225萬噸的電解鋁產能(約占歐洲除俄羅斯以外產能的一半)暫無減產之憂以外,其余歐洲產能均面臨高電價下的減產威脅。
此外,國際俄烏兩國的地緣政治問題也將深深牽動與能源產業的神經。
荷蘭國際集團分析師表示,沒有跡象表明鋁供應能很快恢復,而與此同時鋁的庫存正處于低位并且還在持續下降。
在此背景下,國內、外各機構紛紛表示看好鋁價走勢,大宗商品投資類機構也掀起期鋁“追漲潮”。近日,高盛提高了對鋁價的預測,目前預計12個月后為每噸4,000美元,并表示2022年的平均價格料為3,450美元。全球大型對沖基金——橋水基金高管Karen Karniol-Tambour表示,隨著經濟擴張與價格上漲,大宗商品是最未被充分利用的對沖通脹工具。“你需要尋找的是那些在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壓力大的情況下仍會表現良好的資產。我個人偏好金屬和碳排放權。”Karen Karniol-Tambour說。
股市相關板塊趁勢飛揚
值得注意的是,除大宗商品在期貨市場的火熱表現外,鋁產業的“硬核”交易邏輯傳導至股市。截至發稿,A股中國鋁業虎年漲幅達19.01%,港股中國有色礦業的漲幅也達到17.03%。
資金面上,北上資金也顯示出對有色板塊的青睞。Choice數據顯示,節后開市以來,北向資金持續增持有色金屬板塊,9日增持市值更是達到10.28億元。
華泰證券報告指出,鋁價持續上漲將對板塊提供短期催化劑,且長期供需邏輯穩固:新能源相關需求的增長和嚴格的產能限制對板塊提供下方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