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區迎來新年第一場雪,許多人的朋友圈紛紛被雪景刷屏。提起這座城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十三朝古都,當地擁有二里頭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都城遺址以及龍門石窟、漢函谷關、含嘉倉等世界文化遺產。
近年來,洛陽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去年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4070.1億元,同比增長6.9%。隨著地鐵1、2號線的開通運營,千年古都邁入地鐵“十字換乘”時代,成為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第一”。
這一點還體現在前不久發布的“2021洛陽企業100強”榜單上。100家企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5000億,達到5374.12億元,同比增長14.16%;資產總額為10101.61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同比提升21.76%;利潤總額同比增加22.14%至166.18億元。
在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依舊占據主導地位,有57家企業上榜;服務業企業13家,有30家以挖掘業、建筑業為代表的其他產業企業。從區域分布來看,全市7縣9區均有企業上榜。洛龍區以20家高居第一,緊隨其后的是澗西區(13家)、高新區(11家)、孟津區(9家)。
營業收入超200億元的有6家,同比增加2家。洛陽煉化宏達公司排在第六位,營收259.83億元。其前身系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洛陽石化總廠下屬企業,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以石油化工、化纖生產、石化產品貿易、檢維修業務為主的集團型企業。
排在榜單第四、五位的是中國石化洛陽分公司、洛陽國宏集團,營收分別為274.36億元、267.21億元。前者自84年開工以來,截至去年5月底,已累計加工原料油超過1.61億噸,上繳稅金987億元。后者作為一家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洛陽市重大工業項目的投資,包括洛陽煉化宏達、賽摩智能并購、洛陽康達卡勒幅等。累計投資項目56個,培育引導新興產業32家。
伊電集團以403.23億元排在第三位。這是一家以鋁冶煉為主導,鋁加工為龍頭,發供電為基礎,鋁冶煉、鋁用碳素、循環經濟、地產、貿易、物流、金融一體化發展,跨地區、跨行業的特大型民營企業,擁有亞洲第一個300KA電解鋁系列、亞洲第一條哈茲列特(連鑄連軋)鋁板帶生產線,中國第一家民營2×660兆瓦火電廠。
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沒有忘記回饋社會。伊電集團已連續六年開展“寒門驕子·伊電圓夢”慈善助學活動,累計為2317名考上高等院校的學生捐助1266萬元。
素有“新安工業航母”之稱的萬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二,經過30余年發展,已建成國內最完整的“煤-電-鋁-鋁精深加工”產業鏈條,成為融煤炭、電力、有色金屬、化工、建材五大支柱產業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其鋁加工、石墨、炭素、金屬鈉生產裝備處于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水平。
洛陽第一大企業:洛鉬集團。千禧年前后,由于行業不景氣再加上內部管理出現問題,公司6000名職工有一半放假,出現嚴重虧損、瀕臨破產。幸好后來通過兩次“混改”,建立起高效、低成本的現代企業制度,構建起采礦、選礦、冶煉、深加工、銷售、貿易的上下游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條。
如今,洛鉬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白鎢生產商,第二大鈷、鈮生產商,前五大鉬生產商。2020年營業收入達到1129.81億元,是河南省首家營業收入千億級民營企業,且連續6年榮登“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資產總額1224.4億元,排名洛陽市第二;凈利潤28.76億元,排名全市第一。
全球鉬業看中國,中國鉬業看欒川,當地鉬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鉬都。有趣的是,欒川縣僅此一家企業上榜,在全市7縣9區排名墊底。但營業收入卻高居第一,超過洛龍區20家企業的營收總和(1056.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