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碳達峰”政策對有色金屬產品中電解鋁行業影響較大,政策中提出四點: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3.5%,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60%-6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電解鋁產能增長受限,這也是目前電解鋁價格拉漲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政策的解讀下,國家后期會大力推廣綠色鋁,綠色鋁即水電鋁和再生鋁。那我們來具體看看在生產電解鋁過程中會消耗的電量以及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以及在政策的指引下,廠家的成本會增長多少?讓我們一起來看以下數據。
通過對數據的調研,我們可以看出,鋁行業的耗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如此的可觀,其耗電量是社會總用電量的6.5%,二氧化碳量是社會總排放量的5%。2020年全球電解鋁生產結構中,煤電占64%,水電占25%,天然氣占10%,核能占1%。而我國火電占比為86%,水電僅為10%,明顯低于全球水電平均占比的25%。故國家大力推崇綠色鋁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后期水電鋁占比將提高,“北鋁南移”將成趨勢,我國水電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使用火電生產1噸電解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約為11.5噸,而使用水電生產1噸電解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幾乎為0,水電更符合我國碳中和的長期戰略;而同樣工藝的再生鋁僅為0.23噸,是電解鋁生產碳排放的2.1%。再生鋁的生產過程主要包括分選、預處理和熔煉、鑄錠等工藝,較電解鋁生產相對簡化,并且廢鋁回收利用具備顯著的經濟優勢。
我們再來看一下關于政策對于電解鋁廠家成本方面的影響。具體看以下數據分析,電解鋁廠家若耗電量超過13700千瓦時,每噸至少成本會增加275-1104元/噸不等。面對這樣的成本增加,企業會進行生產方面的提升,也同時限制了電解鋁產能新增的情況。
面對該政策下,電解鋁行業開始做出內部調整,淘汰落后產能,諸多省份已出臺政策,像內蒙古地區已取消高耗能企業的優惠電價,勒令部分電解鋁企業進行減產,并停止對新產能的審批,對自備電廠也會按自發自用電量繳納政策性交叉補貼;廠家淘汰200KA以下電解槽,電解槽升級,在建新產能基本以400KA電解槽起步;技改升級,對老舊電解槽進行技改,降耗提效。
以上是對電解鋁行業的做出相應的調整,其次,我國也會向再生資源方向做重要戰略部署。提高再生鋁的生產技術,促進再生鋁在更多終端進行利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帶動汽車輕量化進一步發展;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綠色能源發電,可基本做到零碳排。
對于再生鋁的行業發展意義
一、節約自然資源,降低鋁礦資源對外依賴度。
二、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根據國際鋁業協會(IAI)的一項針對全球鋁土礦開采行業的調查,每開采1000噸鋁土礦需要占用162平方米土地,相當于生產每噸原鋁需要占用0.8平方米土地 ,因此發展再生鋁行業,可以有效節約土地資源和保護植被。電解鋁行業是我國節能減排的重點行業。 與生產等量的原鋁相比,生產1噸再生鋁相當于節約3.4噸標準煤,節水14立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20噸,與生產等量的原鋁相比,生產1噸再生鋁相當于節約3.4噸標準煤,節水14立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20噸,僅此計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再生鋁產業與生產等量的原鋁相比,累計節約能量8925萬噸標準煤,節約用水3.7億立 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5.25億噸。
三、經濟優勢。原鋁的生產涉及鋁土礦的開采、長途運輸等,氧化鋁和電解鋁生產能耗巨大, 與原鋁生產相比,再生鋁生產固定資產投資較小、生產成本低,再生鋁具有顯著的經濟性。隨著我國社會廢鋁庫存迅速增加和廢舊資源回收體系的不斷健全,廢鋁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再生鋁生產相對于原鋁的成本優勢將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