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伏產業或將帶動鋁等基本金屬需求
光伏在全球經濟脫碳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光伏度電成本下降與效率提高將帶動產業增長。鋁、銅和鋅等用于光伏電池板生產的基本金屬,或將迎來利好條件。
2021年光伏產業繼續蓬勃發展,預計安裝容量將實現148GW,同比增長11%。未來五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7%。2026年度新增容量或將突 破200GW大關,而距離2019年突 破首 個100GW年度增量大關僅耗時7年。
而光伏產業需求上漲,將導致用于建造光伏電站的各類金屬需求一路飆升。通常,光伏電池板包含多個基本金屬部件,包括鋁和鍍鋅鋼(涂有鋅)的結構件。銅則用于制造高、低壓電纜和光伏集熱器的銅管。有預測顯示,至2040年,光伏行業的鋁需求量將達到近460萬噸。如需將氣候變暖控制在1.5℃下,鋁的需求量將達到1,000萬噸。屆時,光伏產業的用鋁需求占鋁總消耗量的份額將從3%增加至12.6%。鋁的需求潛力還遠不止于此。目前,聚光光熱發電系統構件仍然嚴重依賴鋼材。未來,這部分構件有可能在設計中轉而采用鋁件。鑒于鋼材在的成本優勢(重量因素的影響較小),能否代替及代替至何種程度,尚未可知。但值得關注的是,完全改用鋁件將促使鋁需求量至少增加50%。
更重要的是,電解鋁的過程屬于碳密集型工藝,而光伏電力可實現電解鋁工藝的電力去碳化。阿聯酋將成為第 一個在電解鋁冶煉中使用光伏電力的國家,其在試點項目中將利用560,000 MWh的光伏發電量供電,實現40,000噸電解鋁的年產量。若規模進一步擴張,也不失為能源與電力行業間的良性循環。
2.生產成本上升支撐鋁價
10月中下旬,動力煤價格因受國家調控快速下跌,電解鋁價格受影響也同步下跌,11月4日,滬鋁主力合約跌破1.9萬元/噸整數關口。從基本面來看,目前鋁下游需求表現一般,汽車、房地產相關數據持續下降,電解鋁社會庫存反季節累積。從供應端來看,受近期限電、限產影響,電解鋁產量已經出現萎縮。從生產成本來看,氧化鋁價格依然高企,動力煤價格雖然已經明顯回落,但電價依然處于高位,使電解鋁生產成本維持高位,目前已經有部分電解鋁生產企業開始虧損,若盈利水平持續走弱,將導致鋁企停產檢修,電解鋁供應可能繼續收縮。目前需求端對鋁價難以形成提振,隨著今年采暖季限產的開始,電解鋁、氧化鋁的生產將受到限制,產能釋放有限。氧化鋁價格將維持堅挺。由于多地對電解鋁的電價優惠政策已經取消,電解鋁生產用電價格將上漲,生產成本將被抬高,上漲的生產成本將為鋁價提供支撐。
3.鋁工業面臨第二次革命
鋁及鋁加工業處于高速發展期,鋁材應用領域和消費量迅速擴大,在各種材料的劇烈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21世紀初期,每年保持5%左右增長率。但就目前來看,鋁及鋁加工企業正面臨一場管理革命,體制和機制將不斷進行調整,全面實現自動化、科學化、現代化、高效化和全 球一體化,更加注重企業形象的塑造和企業文化的培育,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市場變化的需要。鋁的再生技術、廢料回收與綜合利用技術將得到高度重視,廢鋁回收率將超過80%。電解鋁廠、鋁加工廠、深 度加工廠和鋁鑄件廠紛紛組成大型聯合企業,形成煤(水)———電———電解鋁———鋁加工———深加工一條龍產業鏈,以簡化工藝、減少工序、減少污染、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擴大規模、開拓市場、提高效益,使鋁及鋁加工企業向環保型、循環型、可持續發展型方向發展。不斷改進工藝(如新型的拜耳法、改進的霍爾——埃羅電解法、半固態成型法等)、改進爐型(如高效熔鋁爐等)和槽型(如新型電極和電解槽等)、提高電流效率(95%以上)、降低綜合能耗強度,改變鋁工業的“電老虎”、耗能大戶的形象。當前,全世界鋁工業面臨著兩大問題的挑戰,第一是在環保要求日益嚴格與污染排放指標不斷調低的情況下,如何盡可能地降低生產成本;第二是在劇烈的競爭中不斷擴大鋁的新應用領域。為了對應這種挑戰,鋁生產正面臨第二次革命。
4. 今年限電基本結束
根據國家電網消息: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有序用電規模明顯減少。截至11月6日,除個別省份、局部時段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采取有序用電措施外,全網有序用電規模接近清零。這也意味著,9月份以來的,全國性限電情況基本結束!
國家電網公司堅決扛起電網責任,強化政治擔當,落實落細措施,千方百計,綜合施策,從發、供、用多向發力,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電、保民生、保重點,扎實做好今冬明春電力保供工作。
目前電力保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隨著迎峰度冬臨近,用電高峰期、冬季供暖期、水電枯水期三期疊加,今冬明春全網呈現“總體緊平衡、局部有缺口”的局面,電力保供大戰大考還在繼續。國家電網公司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完整準確全 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守牢電網安全生命線,守住民生用電底線,堅決打贏打好今冬明春電力保供這場硬仗,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5. 2050全球鋁工業降碳目標
“預計2021年全年,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1550萬噸,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0585萬噸。”這是發自第二十一屆再生金屬論壇的堅定聲音。 聚焦“雙碳雙循環再 生再發展”,11月 8日,第二十一屆再 生金屬論壇及展覽交易會在武漢隆重召開。
上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共10個方面,其中涉及有色行業有8項重點任務,體現了有色行業對實現國家戰略的重要性,而再生有色金屬更是首當其沖。在迎來戰略發展期的同時,總結過去,展望將來,集良策,話新機,是本屆再生金屬論壇的焦點。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為大會發來視頻致辭, 他 在視頻致辭中說,有色金屬的再 生利用是有色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徑和支撐,是破解資源和環境瓶頸制約的關鍵所在,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就加快構建產業發展新 格局提出了三點意見。
一是堅持發展,暢通內循環。再生金屬行業要堅持推進技術創新,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合理控制產業規模,做好城市礦山開發利用,加強上下游產業間的跨界合作、融合發展,挖掘新的增長點和發展新動力,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二是堅持開放發展,提升外循環。要不斷提升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的層次和水平,積極參與全球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彌補國內資源的不足,加快推進戰略性金屬資源的再 生利用,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提供資源支撐。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推動雙碳見效。再生金屬產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但就再生金屬產業自身而言,要遵循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快原料配送中心建設,促進原料集聚和品質提升,切實把好環保閘門,堅持綠色技術開發利用,不斷提高產業能效水平、利用水平,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落地。
會議隆重舉行了再生金屬產業“減碳”倡議儀式,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立中合金集團董事長臧立根宣讀倡議書,倡議全行業從產業做起,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積極行動起來,為實現我國“雙碳”戰略目標貢獻再生有色金屬人的智慧和力量,讓再生有色產業,成為有色金屬行業中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道靚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