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陽高新區沙文園區,挖機、吊車、戴著紅色、白色安全帽的建筑工人正在占地50畝的貴陽高新區鋁合金門窗高端制造基地,搶抓進度大干特干。據悉,一期3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及2萬平方米配套性用房,主體部分預計在8月完工,10月投產。此舉將加快形成貴州高性能、低能耗、無污染系統門窗、精品門窗和裝配式建筑配套門窗的高端制造產業鏈。
當前,貴陽市正加快發展以中高端消費和中高端制造為重點的實體經濟,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體系。貴陽高新區按照省、市要求,積極發展區內以中高端消費及中高端制造企業為重點的實體經濟,于去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貴州森燃綠色門窗有限公司,以建設鋁合金門窗高端制造基地為契機,發展區內中高端鋁合金門窗制造產業鏈。
“作為一家有著13年歷史的鋁合金門窗制造企業,我們的產值從2007年的2000萬到如今的1億元以上,得益于我們選擇了一條技術研發帶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該公司法人代表朱興雄說:“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前三個月產值同比下降了50%,但4月份我們抓生產、搶進度,加班加點,把一季度影響的進度和耽誤的時間搶了回來。4月我們已實現產值千余萬元,從目前的訂單數量看,全年完成1.4億元產值沒問題。”
制造鋁合金門窗屬于傳統產業,產品相似度高、附加值低,競爭十分激烈。“鋁合金門窗由幾十上百個配件組合而成,而來自各個廠家的鋁合金型材、玻璃、輔材等‘各自為政’,都按自己的標準生產,但組合成門窗后質量性能卻達不到高性能、高質量的要求。”回想十年前的鋁合金門窗行業,朱興雄感嘆。
如何發展高端制造,提升產品附加值,讓老產業煥發新的生命力?貴州森燃一直在摸索。幾年前,和意大利ALUK公司、GIESSE公司、德國旭格等國際知名門窗系統公司進行深入合作,朱興雄和研發團隊發現國外的系統門窗是以系統為導向,先設計出鋁合金門窗的各種配件需求,再按照設計需求反過來要求鋁合金型材、五金配件、輔材等原材料供應廠家的生產標準,以鋁合金門窗制造的標準化來促進門窗材料生產供應的標準化。
那時,整個貴州市場上根本沒有系統門窗銷售,更別說制造。“貴州為什么不能自己研發一款系統門窗呢?”朱興雄和他帶領的研發團隊說干就干,經過無數次設計、研發和試驗,最終自主研發的“115系列系統門窗”,不僅達到了歐洲系統門窗的防噪音、隔熱節能等多個標準,而且相比國外的系統門窗價位親民很多。這款自主研發的系統門窗于2017年申報并獲得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
截至目前,公司已申報6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國家發明專利,今年還將再申報多個國家專利。“貴陽造”的系統門窗將彌補貴州系統門窗、精品門窗和裝配式建筑門窗的制造空白,貴州森燃鋁合金門窗生產和研發理念遠遠領先于區域內同類企業,生產規模在西南地區名列前茅。
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貴州森燃計劃建立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高端鋁合金門窗生產基地,經過多處對比選址,于2019年落戶貴陽高新區。“我們看中了貴陽高新區科技扶持優勢、區位優勢、人才優勢,以及最重要的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這些對企業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勇杰說:“從工地開始建設,園區辦有關負責人便積極幫忙協調項目開工的各種事宜,在疫情期間,口罩、體溫槍等物資緊缺,我們本來只想請高新區協調購買,沒想到高新區直接免費送給我們每天需要的防疫物資!”
貴陽高新區鋁合金門窗高端制造基地分為兩期建設,一期科技型現代化廠房建成后,主要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高端門窗制造設備,達到系統門窗、精品門窗和裝配式建筑門窗的生產能力,預計國慶期間投產;二期包含鋁合金門窗人才集訓大樓、鋁合金智能門窗生產廠房等。在這個基地兩公里外,就是沙文鋁合金材料市場,基地投產后將帶動貴陽高新區鋁合金產業鏈的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