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全球鋁業而言,供給側方面可謂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壞消息。一方面,主要經濟體鋁金屬工廠目前正在面臨節能減排的需求調整產量,同時全球鋁土礦儲量第一、產量第二的幾內亞發生兵變也令市場對上游原材料的供給產生擔憂。 此外,歐盟區域的煉廠成本也因為碳排放積分和能源價格處于歷史高位而節節攀升。
01
鋁價創十年新高,為何?
小到飲料罐,大到飛機、建筑,鋁材被廣泛應用于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在疫情爆發之前,全球鋁市場一度處于供過于求的困境之中,鋁價自2018年觸頂以來進入下降趨勢。
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市場的供需局面,一方面需求隨著經濟解封集中釋放,另一方面,全球供應鏈中斷加劇了部分地區的短缺狀況,從而進一步推高價格。
隨著全球鋁需求中心從歐美向亞洲地區轉移,倫敦金屬交易所已經將鋁庫存從荷蘭鹿特丹等地轉移到馬來西亞倉庫,從而更接近亞洲市場。但今年以來,全球物流供應鏈受到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等因素影響,遠在亞洲的鋁庫存難以抵達歐美等西方市場。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洛杉磯和長灘等港口擠滿了各類公司的大量訂單,這些公司忙于補充庫存,為假日購物狂潮做準備。用于運輸工業金屬的集裝箱供應不足,貿易商正將飆升的運費成本轉嫁給客戶。
除了鋁價成本外,買家還需為運費、關稅和其他費用支付額外成本。據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數據,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買家最近支付額外成本為每噸761美元,是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此外,為了緩解國內價格壓力,俄羅斯于8月開始對鋁等金屬出口加征關稅,從8月1日到12月31日俄羅斯生產的鋁將被征收15%的出口關稅,鋁每噸加254美元。
據介紹,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原鋁生產國(6%),世界第一大鋁錠出口貿易國(17%),此次征收鋁出口關稅對全球原鋁供給格局影響較大,進一步推高了需求方的成本。
另據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ep)策略師Yao Wenyu透露,大量鋁仍被鎖定在投資者、銀行和貿易公司去年達成的融資協議中,這進一步限制了可用供應。這些交易包括購買鋁,將其儲存起來,并出售金屬遠期合約。
02
幾內亞軍事政變,引發全球鋁價動蕩
幾內亞鋁土礦供應排名第二,探明鋁土礦儲量全球第一
(2020年彭博社數據)
9月6日清晨,一則“幾內亞政變、總統被扣押”的消息給本就備受供應端擾動的鋁市再添“波瀾”,由此引發了全球氧化鋁供應恐慌和漲價。
幾內亞是全球重要的鋁土礦產地,也是我國鋁土礦進口的重要來源國。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鋁土礦共進口11153.7萬噸,同比增近11%,其中進口自幾內亞的約為5267.01萬噸,占總進口量的47.2%,同比大增18.51%。
相關人士表示:“2020-2021年,盡管新冠疫情對國內外鋁土礦生產整體影響相對有限,但由于供應鏈擾動憂慮仍在,國內企業紛紛加大對海外鋁土礦的大規模搶購囤積。
我國進口鋁土礦的主要來源國是幾內亞、澳大利亞和印尼,這三個國家占我國鋁土礦進口量約90%以上%,其中非洲幾內亞作為我國作為我國最大鋁土礦進口來源國,占到中國進口鋁土礦總量的半壁江山,若當地政局不穩影響到當地生產、運輸和出口的任意環節,都可能引發全球鋁土礦供應憂慮,進而直接影響短期國際鋁土礦價格,并推高鋁市原料端的成本。”
9月7日,幾內亞軍政府新總統Alpha Conde宣稱,“軍政府清楚知道采礦業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尤其將保持對海外投資的開放,將尊重與采礦協議相關的所有義務。”
盡管幾內亞官方已表示鋁土礦的供應將不受影響,但一路飆升的鋁價依舊熱度不減。上周五,倫鋁升破2900美元/噸,報收2927.5美元/噸,創13年來新高。當晚,滬鋁主力2110合約,跟隨倫鋁走高,盤中最高漲至23295元/噸,截至周五晚收盤,報收23240元/噸。
03
國內鋁產業的制約因素
從國內供應方面來看,電解鋁產能擴張受到約束,主要表現在“缺電”和“砍碳”兩個方面。一方面,很多省市區限電措施導致電解鋁企業電力不足無法滿負荷生產;另一方面,2021年,碳中和、碳達峰正式落地,能耗雙控令一些鋁冶煉行業受到影響,電解鋁生產的成本提升,推動電解鋁價格不斷上漲。
在供應端受限的背景下,鋁的需求卻在持續增加,尤其是新能源使用方面成為鋁消費的新增長點。據了解,我國汽車工業逐漸將重心轉向輕量化,按單車消費量計算,2018年,新能源客車行業鋁消耗量大,預計客車鋁消耗量為210千克,混合動力客車鋁消耗量為179.6千克。BEV客車和ICE客車的鋁消耗量分別為128.4千克和118.7千克,盡管如此,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汽車鋁的用量還有較大差距。
不過,據統計,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鋁消費量逐年增加,2021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50.4萬輛和147.8萬輛,超過2020年的136.6萬輛和136.7萬輛的年產銷量,創歷史新高。因此,未來新能源汽車在用鋁需求上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04
結語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大宗商品保供穩價仍是當前主要的政策方向。9月1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投放第三批國家儲備鋁共計7萬噸,截至目前國家儲備局共計向市場投放21萬噸鋁錠。
國家發改委表示,近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根據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繼續開展后續投放工作。機構分析認為,國儲三次拋儲,雖然數量仍低于國內供應端的減量,但仍部分彌補了內蒙古、河南、廣西等地區因限電限產等造成的減量,并可能放緩后續國內鋁錠的去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