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當中,最重要的兩件事,無非是升職、加薪!
職場當中,誰也不愿意頂到天花板;誰也不愿意,看不到前路的工作。
職場也并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認真努力就行,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付出不一定有收獲;完成了工作不一定得到別人的認可;工作出色也不一定能得到上司的青睞。
那我們要怎么做才能少走彎路呢?想要讓我們的職業生涯更有保障,只靠認真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講究方法和技巧。
一、明確的目標。
很多職場人,混不好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在職場上沒有規劃,沒有目標。一步走偏,步步走錯,與理想相去甚遠。
初入職場,一定要有一個全盤的計劃,哪怕計劃不是那么完美。計劃是我們的指南針,當我們迷茫時、當我們失意時、當我們找不到方向時,計劃是我們最好的導航儀。能迅速找回自我,找回自己的位置。
往往職場上,默默無聞,普普通通的員工,就是缺乏目標之人。一個有目標、有計劃之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是向前滾動的。有了計劃之后,哪怕第一年完成不了,只完成60%,也是一種成績;第二年又完成60%,保證你整個有是在前步的狀態。那么堅持幾年之后,就有可能成為優秀員工,或者是提拔為小主管。
在職場中,并不是你在什么位置 ,而是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如何制定一個可行性的計劃?
1、目標明確。制定目標的時候,自己一定要非常明確,清楚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做才能獲得,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
2、可以量化。制定目標是要可以量化的、具體化的東西,不能大概想要得到什么,這種模糊不清的目標。例如今年你要賺很多的錢,這樣是不行的;要改為今年你要賺10萬元,這樣才對。又例如今年你要非常努力的工作,這樣沒有量化的點;要改為今年努力工作,評上優秀員工,有個目標點在那。
3、可以達到。定目標不能盲目,想定多少就定多少,那是不是越高越好呢?也不是。而是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制定稍微高一點的目標,努力一把,或者跳一跳,就可以達成的。太高了,無法達成;太低了,又沒有挑戰。
4、有時間限制。制定目標的時候,要記得定一個時限,沒有時限的目標,都算不上好目標。目標按自己實際的情況設定,三個月、半年、一年的目標,完成后就檢查評估。給自己職業生涯定計劃,至少要三年、五年的計劃,當然十年的長期計劃更好。
二、專業水準。
專業化水準,體現的就是個人能力,只有工作做好了,才能得到公司的承認、上司的認可。
在工作中的過程中,往往很多人認為,把工作做好了、完成了,就可以了。其實本職工作,才是考驗一個人水平的時候,把工作順利完成了,說明你合格,做工作完全沒問題;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說明你是一個很優秀的員工;把工作做到優秀,并無可替代,那你就是這個崗位的人才,晉升是遲早的事情。
在本專業,最重要的是堅持與深耕。之前,聽一個前輩講過:“你工作的前4年,大多都是體力活,算是一種勞動力,是積累經驗的階段。而第5年后,你一年的收入,將會超過前4年的總和。”這就是知識、技術、經驗的積累。
專業水準是什么?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你的尖刀優勢。
一個人能在職場上立于不敗之地的,只有你的核心競爭力。在職場上沒有自己的核心優勢,不可想象,是脆弱的,是容易被孤立的。沒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只能人云亦云,并不能給自己帶來多少變化。
三、管理能力。
一個人的管理能力,并非天生的,但一定要提前學習。管理上從來就沒有臨時抱佛腳這一說,臨陣磨槍,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讓一個從沒做過管理的人,去帶一個團隊,不用說那肯定就是毛手毛腳的。就像一個從沒有上過講臺的人,讓他去演講,除了出丑,就是尷尬。
管理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要想管理得好,那得海納百川。
管理最重要的是傳播思想,形成一種號召力。怎么樣傳播思想,就要看各個管理者的功力如何。缺少個人魅力,是無法帶領團隊前行的。
很多管理人員都是從基層,慢慢提升上來的,不要說管理別人,很有可能連自己都管理不好。那怎么辦呢?以下幾種迅速提升管理能力的方法,值得借鑒:
1、看管理類書籍積累。
平時在工作之余,就要有意識地看看管理類的書籍,各方面的都看不看,對開闊視野很有作用。也不要計較看不看得懂,在沒有坐上管理的位置,有很多問題是看不懂的。
最好是可以做做筆記,把一些方法和技巧,記錄下來,可以隨時翻閱和思考。在我之前還沒有坐上管理職位之前,曾經就記了兩大本的營銷和管理類的筆記,對日后的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
2、向公司的管理層學習,活學活用,還可以現場指導。
向上司學習做管理,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可以讓你在現場體會到這種管理方法的好壞。哪些地方值得學習,哪些地方會讓員人不適,需要調整等等。
還有其他部門的主管、高層的領導,很多處事的方法和技巧,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就在我們身邊,更能夠感同身受。
曹雪芹《紅樓夢》 中說過:“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學到的到東西,一定比我們想象中的多。
3、參加一些短期培訓,能接受到系統的培訓。
如果有這樣的條件和機會,去參加一些短期的培訓學習,也未嘗不可。內容都是講師精心準備的精華,思維嚴謹,都是以一套系統的形式,非常實用。對新晉升的管理人員來說,是非常巧妙的理論與方法。
四、人際關系。
職場中的人際關系,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職場中最直白的人際關系,就是工作關系。弄明白了,做事自然就如魚得水。
工作中一切的關系與交集,都是源于工作,結于工作。對人性的要求,不必過于苛刻。說白了就是在職場中,互求生存而已。
有的人硬是不明白,為了工作大動干戈,甚至反目成仇。這是極為低情商的表現,相當的不值得。在職場中,工作永遠都是團隊的事情,而不是某個人的事情,也不是某個人能獨立完成。
《東周列國志》曰:“今日便須派定路數,各司其事。” 工作中各自負責好自己的職責,便可以形成良好的循環。我們只是服務于公司大系統中的一個小小部分,各個部門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進行。
這里說的人際關系,并不是如何進行人際交往,而是在部門之間良好的互動,在關鍵時刻,有人能為你說話。
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及時施予援手,也為自己日后職場累人際關系。處理人際關系,不要把它想復雜了,最重要的是:真誠+主動。
結語
在職場中,晉升、加薪才是每個職場人夢寐以求的果實與動力。
做好以上4點,晉升、加薪并不是什么難事。我們在工作中,要懂得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要學會為結果負責。
我們所有的準備,都只是等待一個時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