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用途 | 水處理 |
---|---|
計量單位 | 升 |
顆粒尺寸 | 0.4-1.2MM |
離子型 | 陽離子交換樹脂 |
溶解性 | 易溶 |
酸堿性 | 酸性離子交換樹脂 |
外觀 | 白色顆粒 |
用途 | 水質凈化 |
含量≥(%) | 99(%) |
品牌 | 杜笙 |
含量≥ | 90 |
科海思CH-90Na樹脂在銅、鎳催化劑行業中的應用
一、銅系催化劑主要應用的行業
Cu系催化劑廣泛應用在CO、CO2加氫合成甲烷、低溫變換選擇性加氫合成、以及一些氧化、脫氫等工業反應中。
1、Cu系催化劑的脫氫機理
(1)催化劑的脫氫反應機理可隨反應物種類及催化劑的不同而不同,且有時隨反應條件的不同而改變。Cu系催化劑的催化脫氫機理有兩類:1、游離基機理反應物以均裂方式脫去氫原子。要求催化劑能提供具有未配對的活性中心,需要有較大的成鍵能力和較大的暴露,以便與C-H鍵上的氫原子接觸和作用。滿足這種機理要求的脫氫催化劑,可以是金屬,如Ni、Cu等,也可以是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等。
(2)離子機理反應物分子先被催化劑上的金屬離子M作用而脫去H(發生C-H鍵異裂),隨后再脫去H而成不飽和鍵。要求反應分子較易極化產生C8+H8,催化劑也需要有較強極化能力的金屬離子用來脫去H+,同時具有負電荷的O2-以接受H+。因此,這類機理類似于酸堿催化。
2、在甲醇脫氫反應中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甲醇工業的不斷發展,開發甲醇下游產品、將甲醇轉化為其它有機化工產品已經引起各國研究人員的關注,甲醇脫氫可生成甲酵、甲酸甲酯,也可能裂解為一氧化碳和氫氣。
三、對含重金屬離子廢水的回收、去除
大量工業過程,如含銅、鎳催化劑的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的含銅、鎳金屬離子的廢水,這種廢水排入水體中,會嚴重影響水的質量,對環境造成污染,水中銅含量達0.01mg/L時,對水體自凈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超過3.0mg/L,會產生異味;超過15mg/L**無法飲用。重金屬元素在水體中以化合態或離子態存在,難以被生物降解,該種工業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學沉淀法、電解法、化學置換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及生物處理技術等,但是在溶劑提純過程中對比上述處理方法,采用離子交換法處理,可以在保證產品純度的前提下除去溶液中多余銅鎳凈化產品,既不會產生含重金屬污泥、也不會導致溶劑損耗。
離子交換法的除銅效果很好,尤其是對低濃度廢水。離子螯合法,即利用重金屬螯合劑直接投加到廢水中,使重金屬螯合劑去捕集金屬離子,從而形成螯合物。該法形成的螯合物穩定性高,污泥沉淀快,且捕集效果不受堿金屬和堿土金屬共存的影響,也不受pH值變化的影響。采用離子交換樹脂對含絡合銅廢水處理時,可做到濃縮回收Cu-EDTA和游離EDTA,凈化后水中銅離子濃度低于0.1mg/L。離子交換過程很簡單,設備也不復雜,選擇性提取金屬離子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樹脂還可以再生,所以去除廢水中低濃度離子時,使用離子交換法效果好,且節約成本。
四、Tulsimer?CH-90Na樹脂的應用舉例
離子交換樹脂除重金屬銅、鎳離子的應用部分案例有:

三、對含重金屬離子廢水的回收、去除
大量工業過程,如含銅、鎳催化劑的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的含銅、鎳金屬離子的廢水,這種廢水排入水體中,會嚴重影響水的質量,對環境造成污染,水中銅含量達0.01mg/L時,對水體自凈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超過3.0mg/L,會產生異味;超過15mg/L**無法飲用。重金屬元素在水體中以化合態或離子態存在,難以被生物降解,該種工業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學沉淀法、電解法、化學置換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及生物處理技術等,但是在溶劑提純過程中對比上述處理方法,采用離子交換法處理,可以在保證產品純度的前提下除去溶液中多余銅鎳凈化產品,既不會產生含重金屬污泥、也不會導致溶劑損耗。
離子交換法的除銅效果很好,尤其是對低濃度廢水。離子螯合法,即利用重金屬螯合劑直接投加到廢水中,使重金屬螯合劑去捕集金屬離子,從而形成螯合物。該法形成的螯合物穩定性高,污泥沉淀快,且捕集效果不受堿金屬和堿土金屬共存的影響,也不受pH值變化的影響。采用離子交換樹脂對含絡合銅廢水處理時,可做到濃縮回收Cu-EDTA和游離EDTA,凈化后水中銅離子濃度低于0.1mg/L。離子交換過程很簡單,設備也不復雜,選擇性提取金屬離子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樹脂還可以再生,所以去除廢水中低濃度離子時,使用離子交換法效果好,且節約成本。
四、Tulsimer?CH-90Na樹脂的應用舉例
離子交換樹脂除重金屬銅、鎳離子的應用部分案例有:
、重慶某化工企業(在1,4丁炔二醇凈化中的應用)
2、河南某化工企業(在1,4丁炔二醇凈化中的應用)下列為國產樹脂與CH-90Na對比測試結果圖,并對結果進行總結。

上圖是樹脂1#和樹脂2#在室溫下測定的吸附等溫線,其中進口樹脂2#因為遠好于我們預定的國產樹脂1#而進行了多次測量。多次測量的結果一致(三條非黑曲線),樹脂2#所反映的情況完全符合用于描述化學吸附且具有飽和性的Langmuir吸附等溫方程,而樹脂1#則在低濃度區域存在一定的下凹。吸附等溫線的結果表明在相同的平衡濃度(液態銅離子濃度)下,樹脂2#的吸附容量遠高于樹脂1#,如在20mg/L下,樹脂l#的吸附容量為l.5mg/g,而樹脂2#可達6mg/g,是樹脂1#的4倍。樹脂1#下凹的吸附等溫線還表明其不適用于低濃度的銅離子處理。
為了模擬實際動態吸附過程,我們進行了穿透曲線的測定。實驗在常溫下進行,流速控制為2BV/h,這與實際生產的工況相近。實驗結果同樣表明了進口樹脂2#的優越性。我們以不檢出銅離子為評價標準,樹脂1#在5BV后穿透,而樹脂2#的穿透體積則達到了40BV。因此,從操作周期和廢液等綜合考慮來看,選擇樹脂2#作為吸附劑,具有運行周期長,廢液量小且濃度高等優點。
聯系電話;18519512927 15901045391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1號院財富天地1002--1006室